9CaKrnJGWTi作者:林淑玲taiwan.huanqiu.comarticle民进党“中委会”大张旗鼓 基调还是“两国论”/e3pmh1fmg/e3pmh1g6o民进党“中国事务委员会”开会情形。 图片来源:香港“中评社”【环球网综合报道】香港“中评社”22日社评,作者为评论员林淑玲,原题《民进党中委会大张旗鼓还是两国论》,全文摘编如下:民进党主席蔡英文亲自主导的“中国事务委员会”21日下午首度开会,对两岸关系所提出的“三个有利”、“三个坚持”未脱“两国论”基调。11位委员有5人未出席,包括3位具最新民意基础的县市长,显示“中委会”在党内党外都未被寄以太多期待。两岸关系在“九合一”选后,发生多起重大事件,包括台湾12个拉丁美洲“邦交国”出席“中拉会议”、华盛顿双橡园元旦升旗、大陆在台湾海峡划设新航路等,大陆领导人更亲自在1月17日给国民党新任主席朱立伦的贺电中重申“九二共识”、反“台独”立场。对应最近两岸的波涛起伏,民进党“中委会”结论与其说是为寻求民共交集,突破“最后一哩路”,不如说是向美国表态、解决党内问题,以及选举宣传。 根据民进党“中国事务部”主任赵天麟转述,蔡英文在“中委会”提出“三个有利”、“三个坚持”。“三个有利”包括,未来推动两岸关系,必须有利于“国家”自由民主发展,有利于区域和平安全稳定,有利于两岸互惠互利交往。“三个坚持”包括,民进党推动两岸关系,坚持“国家主权”、遵循“民主宪政体制”与维护“台湾主体性”,获得民众的认同和肯定。21日是“中委会”重新开张的第一次会,蔡英文就抢先定调“三个坚持”加上“三个有利”,大大限缩了党内讨论两岸政策的空间,其定调主轴可谓“两国论”延伸。以“中委会”由党主席亲自主导的位阶,意即不论“中委会”后续如何激辩两岸政策,抑或党内要进行两岸政策大辩论,任何新主张的基础就是“一边一国”。做为两岸对话基础的“九二共识”,精神在于“一中各表”,给两岸各自表述空间。谢长廷力推的“宪政共识”、“宪法各表”,纵使只是刍议,也有保留两岸各表精神。蔡英文的“三个坚持”说得铁板一块,果然坚持,亦一如外界事前的预测,民进党打赢“九合一”大选后,认为2016已是囊中物,根本无意调整两岸政策。蔡英文此时推“中委会”重点在表态,民进党要拼2016年,总是要在两岸政策上做个样子,大约4月左右,2016党候选人就会产生,如果没有意外便是蔡英文,她必须带着两岸政策到美国 “接受面试”,扩大宣传,这也是“中委会”必须赶进度,与时间赛跑的主因。蔡英文对调整两岸政策意兴阑珊,在“中委会”重开张的同一天却找来曾任扁政府“外交部长”的黄志芳担任国际部主任,加上党秘书长吴钊燮曾任台湾“驻美代表”,两支强棒负责对美工作。显示民进党现阶段重心在对美工作,一心一意希望借由美国去搞定对大陆关系。民进党对外表示不排斥与中国大陆交流,却无法交代如果没有“九二共识”为基础,无法交流要如何处理。绿现在已有13个执政县市,占全台22县市一半以上,这是棘手难题,民进党却给不了答案。蔡英文对“中委会”打的算盘,党内要角看得很清楚,21日第一次开会,台南市长赖清德、台中市长林佳龙、桃园市长郑文灿都不捧场,其中林佳龙日前还自称是民进党的“中国通”。这些具最新民意基础的百里侯应也是看透了“中委会”谈不出个所以然来。142188534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libaitao环球网142188534000011["9CaKrnJGTUV","9CaKrnJGHGR","9CaKrnJGHno","9CaKrnJGHi3","9CaKrnJF2dR"]//himg2.huanqiucdn.cn/attachment2010/2015/0122/20150122090817482.jpg{"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民进党“中国事务委员会”开会情形。 图片来源:香港“中评社”【环球网综合报道】香港“中评社”22日社评,作者为评论员林淑玲,原题《民进党中委会大张旗鼓还是两国论》,全文摘编如下:民进党主席蔡英文亲自主导的“中国事务委员会”21日下午首度开会,对两岸关系所提出的“三个有利”、“三个坚持”未脱“两国论”基调。11位委员有5人未出席,包括3位具最新民意基础的县市长,显示“中委会”在党内党外都未被寄以太多期待。两岸关系在“九合一”选后,发生多起重大事件,包括台湾12个拉丁美洲“邦交国”出席“中拉会议”、华盛顿双橡园元旦升旗、大陆在台湾海峡划设新航路等,大陆领导人更亲自在1月17日给国民党新任主席朱立伦的贺电中重申“九二共识”、反“台独”立场。对应最近两岸的波涛起伏,民进党“中委会”结论与其说是为寻求民共交集,突破“最后一哩路”,不如说是向美国表态、解决党内问题,以及选举宣传。 根据民进党“中国事务部”主任赵天麟转述,蔡英文在“中委会”提出“三个有利”、“三个坚持”。“三个有利”包括,未来推动两岸关系,必须有利于“国家”自由民主发展,有利于区域和平安全稳定,有利于两岸互惠互利交往。“三个坚持”包括,民进党推动两岸关系,坚持“国家主权”、遵循“民主宪政体制”与维护“台湾主体性”,获得民众的认同和肯定。21日是“中委会”重新开张的第一次会,蔡英文就抢先定调“三个坚持”加上“三个有利”,大大限缩了党内讨论两岸政策的空间,其定调主轴可谓“两国论”延伸。以“中委会”由党主席亲自主导的位阶,意即不论“中委会”后续如何激辩两岸政策,抑或党内要进行两岸政策大辩论,任何新主张的基础就是“一边一国”。做为两岸对话基础的“九二共识”,精神在于“一中各表”,给两岸各自表述空间。谢长廷力推的“宪政共识”、“宪法各表”,纵使只是刍议,也有保留两岸各表精神。蔡英文的“三个坚持”说得铁板一块,果然坚持,亦一如外界事前的预测,民进党打赢“九合一”大选后,认为2016已是囊中物,根本无意调整两岸政策。蔡英文此时推“中委会”重点在表态,民进党要拼2016年,总是要在两岸政策上做个样子,大约4月左右,2016党候选人就会产生,如果没有意外便是蔡英文,她必须带着两岸政策到美国 “接受面试”,扩大宣传,这也是“中委会”必须赶进度,与时间赛跑的主因。蔡英文对调整两岸政策意兴阑珊,在“中委会”重开张的同一天却找来曾任扁政府“外交部长”的黄志芳担任国际部主任,加上党秘书长吴钊燮曾任台湾“驻美代表”,两支强棒负责对美工作。显示民进党现阶段重心在对美工作,一心一意希望借由美国去搞定对大陆关系。民进党对外表示不排斥与中国大陆交流,却无法交代如果没有“九二共识”为基础,无法交流要如何处理。绿现在已有13个执政县市,占全台22县市一半以上,这是棘手难题,民进党却给不了答案。蔡英文对“中委会”打的算盘,党内要角看得很清楚,21日第一次开会,台南市长赖清德、台中市长林佳龙、桃园市长郑文灿都不捧场,其中林佳龙日前还自称是民进党的“中国通”。这些具最新民意基础的百里侯应也是看透了“中委会”谈不出个所以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