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V2NI作者:萧师言taiwan.huanqiu.comarticle台湾人为何跑医院如逛街 病人拿药最多只负担10%药费/e3pmh1fmg/e3pmh1g6o【环球时报驻台北特约记者 萧师言】台湾人爱看病,逛医院如逛街。根据台湾“卫福部”3月的统计,去年一年看病次数逾90次的台湾人多达4.7万人,医疗费用耗掉39亿元(新台币,下同)。其中就医次数最多的是一名41岁的女性,她全年就医次数高达575次,平均2天就跑3趟医院。台湾经济不景气已经延续五六年,在台北,《环球时报》记者体会到,要说哪里人气最旺、产业最繁荣,医院无疑是唯一的答案,热闹的西门町、时髦的东区人潮,都绝对没有台大医院的候诊室以及医院附设美食街人多。台湾人为何这么爱去医院?根据台“卫福部”的分析,由于台湾健保提供了较为方便的看病管道,病人拿药一般最多只负担10%的药费,检查则通常是完全免费,因此台湾医院便出现“看病多、拿药多、检查多”等三多现象。 另外,台湾各大城市三步一诊所、一区两三个大型医院的医院密度,以及相对完善的服务状况,也是很多台湾人爱去医院的原因。很多人把“看病”当成社交与逛街,一些老人几乎每周都要去医院两三次,不但可以碰到许多病友或老朋友,看病前可以享受舒适的座椅、清幽的环境、悠扬的音乐,医院还附设美食街,甚至还有人把医生当成“隔段时间就可以倾诉的精神抚慰师”。在这种情形下,对不少台湾人来说,看病不是一件“花大钱受罪”的事,而是“花小钱买个心安与舒服”。但民众爱跑医院也给台湾带来沉重的医疗负担。台“健保署”从2013年起将每年就医超过90次者列为高诊次辅导对象,把这些看病过于频繁的人列入关怀名单,寄送关怀函,再与医界合作,了解民众病症所需,予以适当治疗或转介到适当科别;若民众就医次数仍居高不下,又是三高慢性病患者,辅导后未改善,会指定四家医院就医。经过辅导就医后,这些高诊次患者的平均就医次数约下降两成,省下约7亿元医疗费用。高雄医学大学药学系副教授谭延辉表示,要注意的是,当患者三天两头上医院,不仅耗用医疗资源,更衍生重复用药所产生的潜在药害问题。台湾医疗改革基金会副执行长朱显光认为,有六到八成的老人对重复用药、就医耗时感到痛苦,但因没有信赖的医生和完整的整合医疗门诊,只能不断游走在各科别,耗费无数时间及金钱。唯有落实家庭医生制度,将高诊次民众优先纳入,才有助于改善现状。146178720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lengchunyang环球时报146178720000011["9CaKrnJUU0I","9CaKrnJUBED","9CaKrnJUrt7","9CaKrnJUgDz","9CaKrnJUf0D"]{"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环球时报驻台北特约记者 萧师言】台湾人爱看病,逛医院如逛街。根据台湾“卫福部”3月的统计,去年一年看病次数逾90次的台湾人多达4.7万人,医疗费用耗掉39亿元(新台币,下同)。其中就医次数最多的是一名41岁的女性,她全年就医次数高达575次,平均2天就跑3趟医院。台湾经济不景气已经延续五六年,在台北,《环球时报》记者体会到,要说哪里人气最旺、产业最繁荣,医院无疑是唯一的答案,热闹的西门町、时髦的东区人潮,都绝对没有台大医院的候诊室以及医院附设美食街人多。台湾人为何这么爱去医院?根据台“卫福部”的分析,由于台湾健保提供了较为方便的看病管道,病人拿药一般最多只负担10%的药费,检查则通常是完全免费,因此台湾医院便出现“看病多、拿药多、检查多”等三多现象。 另外,台湾各大城市三步一诊所、一区两三个大型医院的医院密度,以及相对完善的服务状况,也是很多台湾人爱去医院的原因。很多人把“看病”当成社交与逛街,一些老人几乎每周都要去医院两三次,不但可以碰到许多病友或老朋友,看病前可以享受舒适的座椅、清幽的环境、悠扬的音乐,医院还附设美食街,甚至还有人把医生当成“隔段时间就可以倾诉的精神抚慰师”。在这种情形下,对不少台湾人来说,看病不是一件“花大钱受罪”的事,而是“花小钱买个心安与舒服”。但民众爱跑医院也给台湾带来沉重的医疗负担。台“健保署”从2013年起将每年就医超过90次者列为高诊次辅导对象,把这些看病过于频繁的人列入关怀名单,寄送关怀函,再与医界合作,了解民众病症所需,予以适当治疗或转介到适当科别;若民众就医次数仍居高不下,又是三高慢性病患者,辅导后未改善,会指定四家医院就医。经过辅导就医后,这些高诊次患者的平均就医次数约下降两成,省下约7亿元医疗费用。高雄医学大学药学系副教授谭延辉表示,要注意的是,当患者三天两头上医院,不仅耗用医疗资源,更衍生重复用药所产生的潜在药害问题。台湾医疗改革基金会副执行长朱显光认为,有六到八成的老人对重复用药、就医耗时感到痛苦,但因没有信赖的医生和完整的整合医疗门诊,只能不断游走在各科别,耗费无数时间及金钱。唯有落实家庭医生制度,将高诊次民众优先纳入,才有助于改善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