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K788N作者:陈雯萱taiwan.huanqiu.comarticle台当局想借中美贸易战渔利 被批“如井底之蛙”/e3pmh1fmg/e3pmh1g6o【环球时报驻台北特约记者陈雯萱】在世界紧张地关注中美贸易战的走向时,台“行政院长”赖清德27日却公开宣称,台湾要借中美大战“得到有利的事情”,台湾希望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中美大战能促成台商离开大陆,分散台湾投资风险。对于这一说法,岛内舆论认为,这是把意识形态强加于经贸问题,完全不切实际。有台商痛批赖清德犹如“井底之蛙”,前“立委”孙大千则称这是赖清德“不食人间烟火”的“鬼话”。“愚蠢逻辑”据台湾《中国时报》28日报道,赖清德27日在“立法院”施政总质询时表示,台湾要能借中美贸易战得到“对台湾有利的事情”,有机会借此得到精密机械、半导体等产业订单。好比台湾长久以来不希望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如果中美贸易战无法解决的话,势必让台商离开中国大陆前往美国,甚至回到台湾,有助于分散台湾投资风险。曾赴美就学、工作近10年的国民党“立委”费鸿泰表示,做生意经常是10年才能有成,蔡英文当局却期待台商立刻从大陆移往美国,试问土地、资金、员工,乃至于供应链要如何解决?更别说语言、文化、法律障碍。因此,赖清德这席话完全暴露台当局不仅无法带给两岸和平,更难为企业带来繁荣,“赖清德很可能就是两岸的重大障碍,想靠他保护台商是缘木求鱼”。 “这是一个不折不扣、一厢情愿的愚蠢逻辑。”岛内前“立委”孙大千批评称,台商之所以在大陆设厂打拼,是因为考虑到产业聚落及生产成本。赖清德凭什么要他们远离产业链,然后大老远跑去美国或是迁回台湾呢?增加的生产成本,蔡英文或特朗普会补贴他们吗?孙大千认为,从赖清德的言论,不难看出民进党当局仍然不能摆脱“统独挂帅”的思考模式,这样的政党恐怕没有能力和资格带领台湾面对新时代的挑战。当民进党正在幸灾乐祸地利用中美贸易战来贯彻“台独”理念时,台湾的产业布局和经贸实力却成为他们眼中不值一顾的祭品和牺牲品。国台办表态对赖清德的公开发言,台企联总会长王屏生27日怒批,赖清德的两岸论述视野还留在地方首长时期,无疑是“井底之蛙”,干话(类似“假大空话”)出尽。一位不愿具名的北京资深台商接受台媒采访称,赖清德身为“行政院长”,不为台商力争豁免,竟认定台湾可以得到订单,要台商转往美国、东南亚发展;台当局不帮台商解决问题,只会讲干话,实在让人失望。这种过于政治算计的做法,只会让民众看破手脚。针对有台商担忧“中美贸易战”影响台湾,国台办发言人安峰山28日回应称,海协会会长陈德铭此前表达了我们保护台商权益的态度。我们支持台资企业在大陆扎根发展,这样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我们正在积极落实《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台资企业和台湾同胞将因此受益,台资企业在大陆的投资和发展前景是光明的。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杜紫宸认为,中美贸易战通过国际谈判后,预计两个月就会和解,除非贸易战持续打个半年或一年,否则台商不会轻易地转移生产基地,毕竟成本太高。淡江大学学者李志强也说,台商要将投资移出大陆没那么简单,即便台商回台,也没有产业链配合,如果真的撤出,就等于把大陆市场拱手让人。赖清德的“暴冲”对于赖清德的说法,《旺报》28日评论称,这套逻辑说来简单,就是中美大战有助于经济上“去中国化”。台商向来是政策的引领者,分散风险是台商们早在做的事,但无论如何布局,大陆依旧是绕不开的重要市场,多少台商依靠大陆而茁壮?先前越南的罢工与东南亚的政治问题,已经证明了大陆的难以取代性;至于到美国投资,试问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台商,有哪几家有庞大本钱,可以到美国投资?文章称,当台“经济部”还在争取获得美国关税豁免,又传出北京已向美国提议将增购美国半导体,减购韩国及台湾制造的芯片,以降低美中贸易逆差。作为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台湾,怎么可能会是贸易战的受益者?《旺报》评论称,面对中美的对抗可能是长期的新冷战,台湾不应、也没本钱煽风点火,更要小心勿沦为棋子。赖清德这次发言无疑是“火上浇油”,争取当两岸“网红”,与其胡乱批评大陆,不如先管好自己的嘴巴。从“台独言论”到贸易战谬论,赖清德表态屡次“暴冲”。《中国时报》28日报道称,赖清德从执掌“阁揆”之初就公然表态自己是“台独政治工作者”,在“立法院”的答询中,也言必称对岸为“中国”,而不用“大陆”或“中国大陆”,甚至宣称“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日前他还说过,若两岸钥匙是“九二共识”,“这在台湾是找不到的”。《中国时报》评论称,赖清德多次针对两岸关系的言论,已经逾越了“行政院长”的职权,更重要的是,部分言论不仅踩到大陆红线,直接挑衅大陆,甚至还有“违宪”之虞。蔡英文应出手约束由她提名的“赖揆”,否则就是刻意扮黑脸白脸、唱双簧,如此操作,将让两岸局势更加严峻。152226720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杨阳环球时报152226720000011["9CaKrnK7771","9CaKrnK76O1","9CaKrnK76J9","9CaKrnK76BG","9CaKrnK76zv"]{"email":"script_silent@huanqiu.com","name":"沉默者"}
【环球时报驻台北特约记者陈雯萱】在世界紧张地关注中美贸易战的走向时,台“行政院长”赖清德27日却公开宣称,台湾要借中美大战“得到有利的事情”,台湾希望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中美大战能促成台商离开大陆,分散台湾投资风险。对于这一说法,岛内舆论认为,这是把意识形态强加于经贸问题,完全不切实际。有台商痛批赖清德犹如“井底之蛙”,前“立委”孙大千则称这是赖清德“不食人间烟火”的“鬼话”。“愚蠢逻辑”据台湾《中国时报》28日报道,赖清德27日在“立法院”施政总质询时表示,台湾要能借中美贸易战得到“对台湾有利的事情”,有机会借此得到精密机械、半导体等产业订单。好比台湾长久以来不希望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如果中美贸易战无法解决的话,势必让台商离开中国大陆前往美国,甚至回到台湾,有助于分散台湾投资风险。曾赴美就学、工作近10年的国民党“立委”费鸿泰表示,做生意经常是10年才能有成,蔡英文当局却期待台商立刻从大陆移往美国,试问土地、资金、员工,乃至于供应链要如何解决?更别说语言、文化、法律障碍。因此,赖清德这席话完全暴露台当局不仅无法带给两岸和平,更难为企业带来繁荣,“赖清德很可能就是两岸的重大障碍,想靠他保护台商是缘木求鱼”。 “这是一个不折不扣、一厢情愿的愚蠢逻辑。”岛内前“立委”孙大千批评称,台商之所以在大陆设厂打拼,是因为考虑到产业聚落及生产成本。赖清德凭什么要他们远离产业链,然后大老远跑去美国或是迁回台湾呢?增加的生产成本,蔡英文或特朗普会补贴他们吗?孙大千认为,从赖清德的言论,不难看出民进党当局仍然不能摆脱“统独挂帅”的思考模式,这样的政党恐怕没有能力和资格带领台湾面对新时代的挑战。当民进党正在幸灾乐祸地利用中美贸易战来贯彻“台独”理念时,台湾的产业布局和经贸实力却成为他们眼中不值一顾的祭品和牺牲品。国台办表态对赖清德的公开发言,台企联总会长王屏生27日怒批,赖清德的两岸论述视野还留在地方首长时期,无疑是“井底之蛙”,干话(类似“假大空话”)出尽。一位不愿具名的北京资深台商接受台媒采访称,赖清德身为“行政院长”,不为台商力争豁免,竟认定台湾可以得到订单,要台商转往美国、东南亚发展;台当局不帮台商解决问题,只会讲干话,实在让人失望。这种过于政治算计的做法,只会让民众看破手脚。针对有台商担忧“中美贸易战”影响台湾,国台办发言人安峰山28日回应称,海协会会长陈德铭此前表达了我们保护台商权益的态度。我们支持台资企业在大陆扎根发展,这样的态度是非常明确的。我们正在积极落实《关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台资企业和台湾同胞将因此受益,台资企业在大陆的投资和发展前景是光明的。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杜紫宸认为,中美贸易战通过国际谈判后,预计两个月就会和解,除非贸易战持续打个半年或一年,否则台商不会轻易地转移生产基地,毕竟成本太高。淡江大学学者李志强也说,台商要将投资移出大陆没那么简单,即便台商回台,也没有产业链配合,如果真的撤出,就等于把大陆市场拱手让人。赖清德的“暴冲”对于赖清德的说法,《旺报》28日评论称,这套逻辑说来简单,就是中美大战有助于经济上“去中国化”。台商向来是政策的引领者,分散风险是台商们早在做的事,但无论如何布局,大陆依旧是绕不开的重要市场,多少台商依靠大陆而茁壮?先前越南的罢工与东南亚的政治问题,已经证明了大陆的难以取代性;至于到美国投资,试问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台商,有哪几家有庞大本钱,可以到美国投资?文章称,当台“经济部”还在争取获得美国关税豁免,又传出北京已向美国提议将增购美国半导体,减购韩国及台湾制造的芯片,以降低美中贸易逆差。作为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台湾,怎么可能会是贸易战的受益者?《旺报》评论称,面对中美的对抗可能是长期的新冷战,台湾不应、也没本钱煽风点火,更要小心勿沦为棋子。赖清德这次发言无疑是“火上浇油”,争取当两岸“网红”,与其胡乱批评大陆,不如先管好自己的嘴巴。从“台独言论”到贸易战谬论,赖清德表态屡次“暴冲”。《中国时报》28日报道称,赖清德从执掌“阁揆”之初就公然表态自己是“台独政治工作者”,在“立法院”的答询中,也言必称对岸为“中国”,而不用“大陆”或“中国大陆”,甚至宣称“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日前他还说过,若两岸钥匙是“九二共识”,“这在台湾是找不到的”。《中国时报》评论称,赖清德多次针对两岸关系的言论,已经逾越了“行政院长”的职权,更重要的是,部分言论不仅踩到大陆红线,直接挑衅大陆,甚至还有“违宪”之虞。蔡英文应出手约束由她提名的“赖揆”,否则就是刻意扮黑脸白脸、唱双簧,如此操作,将让两岸局势更加严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