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kjYw taiwan.huanqiu.comarticle台当局用小笼包拼“外交”/e3pmh1fmg/e3pmt8u2l3月15日英国《金融时报》的一篇文章令台当局“备受鼓舞”。著名美食评论家扶霞•邓乐普在该报上周五的周末专版上撰文,大赞台湾“小笼包外交”搞得成功,称台湾鼎泰丰餐厅去年年底在英国的“美食之旅”,为台湾孤立的“外交”找到了新出路。在台当局看来,眼下台湾“外交”处境艰难,而已经风靡美日的鼎泰丰包子,应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在欧洲开拓“外交”的重担,台“外交部长”黄志芳因此将它称为向世界推销台湾的“柔性外交”。台湾“民视新闻”则说,皮薄、馅多的鼎泰丰小笼包,是台当局为了让国际社会了解台湾“入联”正当性,“想破了头才找出的一张王牌”。英美食家大赞“小笼包外交”15日,台“中央社”以“台湾美食为孤立外交找到新出路”为题,转引了英国美食评论家扶霞•邓乐普在当天《金融时报》上撰写的文章。报道称,扶霞本人是鼎泰丰小笼包的“粉丝”,对中国美食有深入研究,刚出版了第三本中国菜食谱。扶霞在文章中先是大赞鼎泰丰食物的美味,接着表示,鼎泰丰去年年底在英国举办的美食活动,说明了台湾“外交”孤立的情况,称台湾在推动“外交”时没有太多选择,只能强调文化关系。扶霞称,这次活动给国际人士留下良好印象,看来“小笼包外交”不会出错。此外,当天《金融时报》周末专刊还刊载了英国的中国菜名厨肯恩的一篇文章。这位大厨在文章中讲述了自己如何在已故的台湾名厨傅培梅引荐下,认识并爱上了鼎泰丰小笼包,并于15年前在西方媒体撰文介绍鼎泰丰,由此打开了它的知名度。小包子肩负“外交”任务台湾被誉为美食天堂,鼎泰丰则算得上是岛内饮食业的一面旗帜。这家创办于上世纪50年代的家族企业,曾于1993年被美国《纽约时报》评为“世界十大美食餐厅”之一。鼎泰丰总店位于台北信义路的繁华地段。本报记者每次用餐或经过那里,都看到人满为患,食客们为了吃上几只小笼汤包,不惜排队一两个小时,而岛内政客、名人以及国际影星到了台湾也会来这里大快朵颐。 但是,小小的包子怎么会与“外交”扯上关系?此事还要从去年说起。据岛内媒体报道,去年11月,台“外交部”次长杨子葆得到一个消息,法国外交部长通过某渠道表示,希望让喜爱美食的法国人吃到好吃的小笼包,如果鼎泰丰愿意到法国开分店,法政府保证在香榭丽舍大道上提供店面。早已风靡美日、东南亚的鼎泰丰,在欧洲还没有一家加盟店。这个消息在台当局看来,是一个极好的机会。杨子葆随即打电话跟鼎泰丰的老板杨纪华相约见面,并劝说他,台湾办“外交”相当辛苦,如果可以办一场美食“外交”的话,对提升当局的形象大有帮助,希望鼎泰丰能够“共襄盛举”。杨纪华当场应承下来。隔天,“外交部”以罕见的高效率通知他,法国之行确定,预计12月初成行;而且还追加了英国伦敦行程。这着实让杨纪华吓了一大跳,他没有想到,事情变得如此急迫,因为这样大规模的美食宴会,没有几个月的时间根本准备不及,不过事已至此,他也只能硬着头皮接下这个“外交”任务。为此,台“外交部”大张旗鼓地召开记者会,请来英国贸易文化代表处处长、法国在台协会主任等驻台官员,在宴客桌上摆满小笼汤包、豆沙包等鼎泰丰的“看家”美食。“外交部长”黄志芳则高调宣称,“为了突破来自对岸的外交封锁,要以美食厨艺团的柔性外交力量,把台湾带到全世界”。去年12月,杨纪华率17人厨艺团赴英法展演。每场展演无一例外请来当地亲台政要、记者、美食评论家以及知名人士,由鼎泰丰师傅现场表演小笼包制作过程。为了在伦敦打响第一炮,台“驻英代表”张小月甚至特别提前几天到英国赴任。伦敦的美食宴也实现了台当局的某些预期效果。小笼包征服了宾客的胃口,不少人争先恐后上台体验包包子,而那些对台友好的人士则不吝美言为台湾进行游说。曾5次前往台湾的英国上议院议员、英国国会“台湾小组”共同主席佛克纳就在致词时大谈对台湾政治、人权发展的推崇,并鼓吹英国不需顾虑北京的压力,应与台湾改善“外交关系”。他还借机透露,他与另一位到场嘉宾、英国国会“台湾小组”副主席史蒂尔已致函陈水扁,邀请他卸任后到英国进行私人访问,并在最后特意加了一句:“台湾在英国国会有不少的好朋友。”“柔性外交”走不了多远为了拼“外交”,台当局几乎是无孔不入,而借文化推广“外交”,鼎泰丰也不是先例。从台北市第一女子高级中学“军乐队”现身爱丁堡军乐节,到台湾“闪灵”乐团世界巡演宣扬所谓“台湾精神”,台当局的“柔性外交”策略可以说是贯彻始终。对此,舆论褒贬不一。有看法认为,文化被强加政治意涵,对当事人来说,是无奈的选择。也有分析人士指出,近来,台湾“邦交”警讯频传,“入联公投”在国际上也是批评声浪不断,在此形势下,推动“小笼包外交”,只是聊胜于无的尝试之举。这一点从台当局的作为中也可见一斑:如此庞大的美食宴,“外交部”只出资提供7个“出访”名额,其余部分全由鼎泰丰自掏腰包,一场所谓的“外交”盛举,最终或许只能演变为企业的超级海外推广行,真正受益的是企业本身,而对台当局来说,这样的“文化柔性外交”能走多远,值得观察。尤其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美食宴中出现的绍兴醉鸡、炸排骨、小笼包、豆沙包等大量美食都源自大陆,台当局所谓的“美食外交”充其量也只能向海外证明两岸文化同出一脉。1205994360000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佚名环球时报120599436000011[]{"email":"anonymous@huanqiu.com","name":"佚名"}
3月15日英国《金融时报》的一篇文章令台当局“备受鼓舞”。著名美食评论家扶霞•邓乐普在该报上周五的周末专版上撰文,大赞台湾“小笼包外交”搞得成功,称台湾鼎泰丰餐厅去年年底在英国的“美食之旅”,为台湾孤立的“外交”找到了新出路。在台当局看来,眼下台湾“外交”处境艰难,而已经风靡美日的鼎泰丰包子,应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在欧洲开拓“外交”的重担,台“外交部长”黄志芳因此将它称为向世界推销台湾的“柔性外交”。台湾“民视新闻”则说,皮薄、馅多的鼎泰丰小笼包,是台当局为了让国际社会了解台湾“入联”正当性,“想破了头才找出的一张王牌”。英美食家大赞“小笼包外交”15日,台“中央社”以“台湾美食为孤立外交找到新出路”为题,转引了英国美食评论家扶霞•邓乐普在当天《金融时报》上撰写的文章。报道称,扶霞本人是鼎泰丰小笼包的“粉丝”,对中国美食有深入研究,刚出版了第三本中国菜食谱。扶霞在文章中先是大赞鼎泰丰食物的美味,接着表示,鼎泰丰去年年底在英国举办的美食活动,说明了台湾“外交”孤立的情况,称台湾在推动“外交”时没有太多选择,只能强调文化关系。扶霞称,这次活动给国际人士留下良好印象,看来“小笼包外交”不会出错。此外,当天《金融时报》周末专刊还刊载了英国的中国菜名厨肯恩的一篇文章。这位大厨在文章中讲述了自己如何在已故的台湾名厨傅培梅引荐下,认识并爱上了鼎泰丰小笼包,并于15年前在西方媒体撰文介绍鼎泰丰,由此打开了它的知名度。小包子肩负“外交”任务台湾被誉为美食天堂,鼎泰丰则算得上是岛内饮食业的一面旗帜。这家创办于上世纪50年代的家族企业,曾于1993年被美国《纽约时报》评为“世界十大美食餐厅”之一。鼎泰丰总店位于台北信义路的繁华地段。本报记者每次用餐或经过那里,都看到人满为患,食客们为了吃上几只小笼汤包,不惜排队一两个小时,而岛内政客、名人以及国际影星到了台湾也会来这里大快朵颐。 但是,小小的包子怎么会与“外交”扯上关系?此事还要从去年说起。据岛内媒体报道,去年11月,台“外交部”次长杨子葆得到一个消息,法国外交部长通过某渠道表示,希望让喜爱美食的法国人吃到好吃的小笼包,如果鼎泰丰愿意到法国开分店,法政府保证在香榭丽舍大道上提供店面。早已风靡美日、东南亚的鼎泰丰,在欧洲还没有一家加盟店。这个消息在台当局看来,是一个极好的机会。杨子葆随即打电话跟鼎泰丰的老板杨纪华相约见面,并劝说他,台湾办“外交”相当辛苦,如果可以办一场美食“外交”的话,对提升当局的形象大有帮助,希望鼎泰丰能够“共襄盛举”。杨纪华当场应承下来。隔天,“外交部”以罕见的高效率通知他,法国之行确定,预计12月初成行;而且还追加了英国伦敦行程。这着实让杨纪华吓了一大跳,他没有想到,事情变得如此急迫,因为这样大规模的美食宴会,没有几个月的时间根本准备不及,不过事已至此,他也只能硬着头皮接下这个“外交”任务。为此,台“外交部”大张旗鼓地召开记者会,请来英国贸易文化代表处处长、法国在台协会主任等驻台官员,在宴客桌上摆满小笼汤包、豆沙包等鼎泰丰的“看家”美食。“外交部长”黄志芳则高调宣称,“为了突破来自对岸的外交封锁,要以美食厨艺团的柔性外交力量,把台湾带到全世界”。去年12月,杨纪华率17人厨艺团赴英法展演。每场展演无一例外请来当地亲台政要、记者、美食评论家以及知名人士,由鼎泰丰师傅现场表演小笼包制作过程。为了在伦敦打响第一炮,台“驻英代表”张小月甚至特别提前几天到英国赴任。伦敦的美食宴也实现了台当局的某些预期效果。小笼包征服了宾客的胃口,不少人争先恐后上台体验包包子,而那些对台友好的人士则不吝美言为台湾进行游说。曾5次前往台湾的英国上议院议员、英国国会“台湾小组”共同主席佛克纳就在致词时大谈对台湾政治、人权发展的推崇,并鼓吹英国不需顾虑北京的压力,应与台湾改善“外交关系”。他还借机透露,他与另一位到场嘉宾、英国国会“台湾小组”副主席史蒂尔已致函陈水扁,邀请他卸任后到英国进行私人访问,并在最后特意加了一句:“台湾在英国国会有不少的好朋友。”“柔性外交”走不了多远为了拼“外交”,台当局几乎是无孔不入,而借文化推广“外交”,鼎泰丰也不是先例。从台北市第一女子高级中学“军乐队”现身爱丁堡军乐节,到台湾“闪灵”乐团世界巡演宣扬所谓“台湾精神”,台当局的“柔性外交”策略可以说是贯彻始终。对此,舆论褒贬不一。有看法认为,文化被强加政治意涵,对当事人来说,是无奈的选择。也有分析人士指出,近来,台湾“邦交”警讯频传,“入联公投”在国际上也是批评声浪不断,在此形势下,推动“小笼包外交”,只是聊胜于无的尝试之举。这一点从台当局的作为中也可见一斑:如此庞大的美食宴,“外交部”只出资提供7个“出访”名额,其余部分全由鼎泰丰自掏腰包,一场所谓的“外交”盛举,最终或许只能演变为企业的超级海外推广行,真正受益的是企业本身,而对台当局来说,这样的“文化柔性外交”能走多远,值得观察。尤其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在美食宴中出现的绍兴醉鸡、炸排骨、小笼包、豆沙包等大量美食都源自大陆,台当局所谓的“美食外交”充其量也只能向海外证明两岸文化同出一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