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JYJLy taiwan.huanqiu.comarticle台湾写真:两代名伶一段佳话 四海京剧名家献唱台湾/e3pmh1fmg/e3pmunk13中新社台北11月21日电 题:两代名伶一段佳话 四海京剧名家献唱台湾中新社记者 刘贤 路梅“真正的余派只有两个人:余叔岩、孟小冬。”接触、学习、研究京剧余派艺术70多年的大陆知名京剧老生邱正坚,为这两代名伶,第一次到访台湾。为传扬余叔岩所创的余派艺术、感怀台湾善待余派二代大师孟小冬,第三届国际京剧余派名家名票演唱会日前在台北开锣。登台献唱者,既有两岸名伶,也有定居美国、加拿大的名票;既有华发老人,也有十六七岁的京剧学生。拉琴击鼓者,也位列业界一流。场内座无虚席,甚而有人伫立门口。一时间琴鼓争鸣,掌声四起,百年奇韵再响台湾。再过一个月就82岁的邱正坚担任了演唱会的顾问。5岁接触余派,上世纪60年代在上海京剧院做演员,后又在几所学校做戏曲声乐老师,一边教学生、一边演戏,48岁始得余叔岩之女余慧清指点大概有10年,到耄耋之年仍在家中吊嗓演唱,邱正坚却自谦只是余派“业余爱好者”。 “以前余派是个秘密,不知道到底怎么唱。”邱正坚在台北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说,世人只知余叔岩灌了十八张半的唱片共31段戏,而他整出整出的戏怎么唱、如何演,只有孟小冬得了真传。杨小楼、余叔岩、梅兰芳“三大贤”阶段是京剧的一段黄金时期。出生京剧世家的余叔岩承袭了师父谭鑫培的艺术,又研究语音学、音韵学、歌唱心理学、解剖学等,创出“余派”。有台湾“第一女花脸”之称的王海波说,“后四大须生”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皆受余派影响。余叔岩不轻易收徒。邱正坚保留了一段余慧清口述的《在父亲身边的日子》:“1938年,父亲的一位好友介绍孟小冬拜父亲为师……其实,孟小冬在拜我父亲为师前,已经是个名满大江南北的坤伶须生了。费时很久,好朋友再三请求,父亲才答应下来。父亲是老脑筋,说明教戏时一定要我们姐妹一旁相陪,也因为教戏时间多在晚上。”余慧清姐妹跟着孟小冬上课,知道了许多父亲对京剧艺术的经验、观念,尤其是他对音韵之学特别的重视和研究。音韵上的造诣,也是后世认为余叔岩超越师父谭鑫培的地方。拜师时已经31岁的孟小冬记忆力欠佳,是由余慧清姐妹抄写记录课程。这场学艺,长达5年,有30多出戏的余派演唱法只有孟小冬会。1967年孟小冬由香港迁居至台湾,直至1977年去世。邱正坚说,对余派的传承,大陆在某些水平上可能还不如台湾。因为其他人不是跟余叔岩学的,不知道他的发声法,号称余派或受余派影响的多,但正宗余派是没有的。而孟小冬将余派艺术带到台湾,教给了钱培荣等人。1978年后,钱培荣将孟小冬授课的资料传到天津,正宗的余派艺术才传回大陆。如今,余派艺术既可作为京剧入门启蒙之方法,又是值得研究挖掘的宝藏。来自天津的京剧演员凌珂献声演唱会。他说,“余派是一种方法,其吐字发声、身段论、三级韵,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京剧,让我更好地演戏。它还有更多深奥的东西等着我们发掘。”美国纽约余派研究小组是演唱会的主办方之一,成员曹祥生说,大约是三、四年前开始研究余派,发现很深奥,即便在中国大陆很多人也不十分理解,所以成立研究小组。举办演唱会是让更多人了解余派。定居美国的实业家李大伟是个戏迷,创立李氏京剧基金会,资助余派研究小组。他说,演唱会头两届在纽约、洛杉矶举行,第三届选址台湾,因这里有适合余派发展的氛围,也因为余派第二代传人孟小冬最后的年月在这里度过。相比前两届,第三届演唱会增加了近一半的新伶票,是来自两岸的优秀人才。余派发源在大陆,最大的受众在大陆,未来演唱会也将赴大陆举办。据悉,一场纪念孟小冬诞辰110周年的活动2017年将在大陆举行。邱正坚说:“余派是我们民族最简单、亦是最复杂的艺术,会一直传承下去。”他从随身携带的文件包里取出两张黑白照片,一张是余叔岩唱戏的剧照,另一张是孟小冬的肖像照。两代名伶的英姿神态不曾消退。(完)1479713646000责编:千帆中国新闻网147971364600011[]{"email":"qianfan@huanqiu.com","name":"千帆"}
中新社台北11月21日电 题:两代名伶一段佳话 四海京剧名家献唱台湾中新社记者 刘贤 路梅“真正的余派只有两个人:余叔岩、孟小冬。”接触、学习、研究京剧余派艺术70多年的大陆知名京剧老生邱正坚,为这两代名伶,第一次到访台湾。为传扬余叔岩所创的余派艺术、感怀台湾善待余派二代大师孟小冬,第三届国际京剧余派名家名票演唱会日前在台北开锣。登台献唱者,既有两岸名伶,也有定居美国、加拿大的名票;既有华发老人,也有十六七岁的京剧学生。拉琴击鼓者,也位列业界一流。场内座无虚席,甚而有人伫立门口。一时间琴鼓争鸣,掌声四起,百年奇韵再响台湾。再过一个月就82岁的邱正坚担任了演唱会的顾问。5岁接触余派,上世纪60年代在上海京剧院做演员,后又在几所学校做戏曲声乐老师,一边教学生、一边演戏,48岁始得余叔岩之女余慧清指点大概有10年,到耄耋之年仍在家中吊嗓演唱,邱正坚却自谦只是余派“业余爱好者”。 “以前余派是个秘密,不知道到底怎么唱。”邱正坚在台北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说,世人只知余叔岩灌了十八张半的唱片共31段戏,而他整出整出的戏怎么唱、如何演,只有孟小冬得了真传。杨小楼、余叔岩、梅兰芳“三大贤”阶段是京剧的一段黄金时期。出生京剧世家的余叔岩承袭了师父谭鑫培的艺术,又研究语音学、音韵学、歌唱心理学、解剖学等,创出“余派”。有台湾“第一女花脸”之称的王海波说,“后四大须生”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皆受余派影响。余叔岩不轻易收徒。邱正坚保留了一段余慧清口述的《在父亲身边的日子》:“1938年,父亲的一位好友介绍孟小冬拜父亲为师……其实,孟小冬在拜我父亲为师前,已经是个名满大江南北的坤伶须生了。费时很久,好朋友再三请求,父亲才答应下来。父亲是老脑筋,说明教戏时一定要我们姐妹一旁相陪,也因为教戏时间多在晚上。”余慧清姐妹跟着孟小冬上课,知道了许多父亲对京剧艺术的经验、观念,尤其是他对音韵之学特别的重视和研究。音韵上的造诣,也是后世认为余叔岩超越师父谭鑫培的地方。拜师时已经31岁的孟小冬记忆力欠佳,是由余慧清姐妹抄写记录课程。这场学艺,长达5年,有30多出戏的余派演唱法只有孟小冬会。1967年孟小冬由香港迁居至台湾,直至1977年去世。邱正坚说,对余派的传承,大陆在某些水平上可能还不如台湾。因为其他人不是跟余叔岩学的,不知道他的发声法,号称余派或受余派影响的多,但正宗余派是没有的。而孟小冬将余派艺术带到台湾,教给了钱培荣等人。1978年后,钱培荣将孟小冬授课的资料传到天津,正宗的余派艺术才传回大陆。如今,余派艺术既可作为京剧入门启蒙之方法,又是值得研究挖掘的宝藏。来自天津的京剧演员凌珂献声演唱会。他说,“余派是一种方法,其吐字发声、身段论、三级韵,帮助我更好地理解京剧,让我更好地演戏。它还有更多深奥的东西等着我们发掘。”美国纽约余派研究小组是演唱会的主办方之一,成员曹祥生说,大约是三、四年前开始研究余派,发现很深奥,即便在中国大陆很多人也不十分理解,所以成立研究小组。举办演唱会是让更多人了解余派。定居美国的实业家李大伟是个戏迷,创立李氏京剧基金会,资助余派研究小组。他说,演唱会头两届在纽约、洛杉矶举行,第三届选址台湾,因这里有适合余派发展的氛围,也因为余派第二代传人孟小冬最后的年月在这里度过。相比前两届,第三届演唱会增加了近一半的新伶票,是来自两岸的优秀人才。余派发源在大陆,最大的受众在大陆,未来演唱会也将赴大陆举办。据悉,一场纪念孟小冬诞辰110周年的活动2017年将在大陆举行。邱正坚说:“余派是我们民族最简单、亦是最复杂的艺术,会一直传承下去。”他从随身携带的文件包里取出两张黑白照片,一张是余叔岩唱戏的剧照,另一张是孟小冬的肖像照。两代名伶的英姿神态不曾消退。(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