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Mr6r3QOk3W作者:张若taiwan.huanqiu.comarticle已有多人宣布参选,“妈妈市长”呼声最高,朱立伦首度表态“交棒”国民党主席/e3pmh1fmg/e3pmh1g6o【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张若】民进党操弄的“大罢免”和司法追杀来势汹汹,国民党面临存亡关头,自然也牵动其今年党主席改选。现任国民党主席朱立伦首度表态愿意交棒,在岛内掀起政治波澜。 “我的心情是非常期盼顺利交棒” 据台湾《联合报》5月26日报道,朱立伦在接受该报采访时表示,目前国民党主席改选日程不变,7月发公告、9月改选、10月交接。他说,4年前决定参选党主席时,就知道这是要牺牲和奉献的工作,每一天都最大程度地付出和承担。针对国民党内多人力推台中市长卢秀燕接棒党主席,朱立伦从回答“很好”“非常好”,到“非常欢迎”“诚挚欢迎”,“我的心情是非常期盼顺利交棒”,让党越来越好,要让球队赢、让国民党赢,是他最大的目标。 当被问到未来党内谁是明星选手时,朱立伦点名4名“直辖市长”,每一位都是最优秀的人才,“是未来竞逐大位非常关键的基础”。他还表示,与卢秀燕有非常深厚的交情。26日,朱立伦再度表示“非常希望也期待能顺利交棒”,希望全党上下团结一心,最重要的就是把所有力量用在支持遭“恶罢”的“立委”。 针对朱立伦的表态,新北市长侯友宜26日表示,持家的人总是最辛苦,面对各方挑战,国民党最重要的是团结在一起。桃园市长张善政说,“他意指卢秀燕吧”,个人意愿当然尊重。台北市长蒋万安未表态。 国民党内部对于“交棒”时间反应不一。“中广”前董事长赵少康认为,卢秀燕是接任党主席的适合人选,也是参选2028台湾地区领导人的适合人选。他建议,如果朱立伦是诚心诚意愿意交棒,不必等到9月,因为“大罢免”投票时间可能7月就公告,卢秀燕应该提前在6月上阵,用“双马车”发挥双马力。赵少康更直言,当前国民党面临“大罢免31比0”(国民党“立委”有31人进入罢免第二阶段,民进党没有一人)的局面,绝对不能被民进党完封,备战“大罢免”是当务之急。朱立伦的“子弟兵”、桃园市议员凌涛说,期盼放下纷争、团结国民党,坚定迎向下一阶段挑战。 云林县长张丽善则认为,目前重中之重是“反恶罢”要成功,任何一席“立委”都不能少,朱立伦担任党主席后,国民党屡战屡胜,他仍有连任机会;其他党内同志有心的话,也可通过公平竞争,一起为党务努力。还有不少国民党“立委”低调表示,当前应先解决“大罢免”,换党主席的消息来得太突然。一名正面临罢免的“立委”称,反罢免到一半,突然换党主席也很麻烦。 参选人都提到“危机” 据台湾《中国时报》27日报道,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26日分析称,国民党需要有经验、有能力的人带领,他肯定朱立伦的历练、资历都很成熟,功劳是去年“大选”带领国民党重回“立法院”第一大党,苦劳是在没有党产的情况下,带领国民党一步步走下去。他说,国民党需要“党政合一”,有意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的人同时担任党主席,将更有利于整合选举资源与政策论述;若有意角逐2028年“大选”的人没有表态参选党主席,朱仍可能继续竞选连任。不过,“大罢免”将于7月或8月投票,民进党若得逞,萧旭岑认为“朱立伦这个主席也干不下去了,9月将无法连任,这是环环相扣”。 在朱立伦表态之前,已有两人宣布参选国民党主席。4月中旬,前彰化县长卓伯源宣布参选下届国民党主席。卓伯源历任彰化县议员、“立委”、彰化县长,2021年曾竞选国民党主席。他称台湾现在面临四大难题,分别是美国关税大战、地缘政治威胁、废核能源危机以及“宪政危机”。他表示,面对民进党“割喉割到断”的本性,国民党和在野阵营要团结,他本人支持卢秀燕和民众党主席黄国昌搭档参选下届台湾地区正副领导人。 5月21日,孙文学校总校长张亚中宣布参与党主席选举。他认为国民党根基存在三大结构性问题:两岸议题被民进党牵着鼻子走;在历史文化与身份认同议题上,核心价值渐趋模糊;党中央与地方联结失衡,形成“地方选举可胜、大选却败”的现象。他因此提出国民党三大改革方向,包括数字转型,将募集专款专用,推动该党全面数字化;重建国民党政策路线与战略蓝图;重建理念信仰,凝聚思想力量。张亚中承诺将以破釜沉舟的决心、背水一战的勇气和力挽狂澜的力量,“救党、救两岸”。 卢秀燕尚未表态 《联合报》27日分析称,朱立伦首度表态愿意交棒党主席,不管是真心还是以退为进,都在党内激起化学反应。如今“全党现在都在等一个人”。但呼声极高的卢秀燕仍相当低调,26日她以一贯的回答方式表示,“大家都知道上班的时候不谈选举,不谈政治,希望把焦点放在市政路打通上”。台湾联合新闻网此前报道称,外传卢秀燕可能在罢免蓝营“立委”投票前,以“全党危急存亡”为由表态参选国民党主席。 1961年8月出生的卢秀燕曾是一名记者,1994年开始从政,1999年—2018年连续当选6届“立委”,2018年当选台中市长,2022年成功连任。卢本人是外省籍,其丈夫廖述嘉为岛内地方政治人物廖继鲁之子。联合新闻网称,卢秀燕是“六大直辖市”唯一女市长,温暖坚定的形象让她赢得“妈妈市长”的称号。她也是蓝营“最强母鸡”,去年“立委”选举在台中市抢下6席,政治热度持续上涨,不仅被看好接任国民党主席,更被绿营视为赖清德2028年连任的头号假想敌。绿营因此加大对其围剿力度,对台中6席国民党“立委”展开“大罢免”。 目前,国民党不少人“劝进”卢秀燕角逐党魁。前“立法院长”王金平23日已经表明要支持卢秀燕选党主席。国民党台中市议会党团书记长李中表示,卢秀燕若要投入2028年大选最好兼任党主席,这是马英九当年的模式。无党籍苗栗县长钟东锦26日说,国民党需要反应更快速的部队,“卢市长是最适当人选”。前台中市长胡志强25日表示,国民党目前处境非常困难,真的应该置之死地而后生,能做的事都要做,不用有太多顾忌,也不必再有悬念。他说,卢秀燕一定会仔细考虑,不轻易决定,“大家要有点耐心,给她一点空间”。 《中国时报》27日称,由于国民党地方党部已遭民进党当局调查清扫,无论下届由谁担任主席,首要是强化地方组织实力,应战2026年地方选举和2028年“大选”。党务高层更称国民党也得有所突破,新任党魁要有号召力、战斗力,在两岸议题善尽角色,才能赢回民心。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广告学系专任教授钮则勋27日在台湾中时新闻网发表文章称,不论朱立伦期待交棒的真正原因为何,此刻压力已转向卢秀燕,而卢也得在7月党主席公告选举前做出最后决定。首先,市政与党务如何平衡是首要考虑,毕竟她向来将市政与政治切割得非常清楚,参选后势必加强批评绿营,“如何让自己游刃有余,不被绿营找到破口已是当务之急”。其次,如何有效反制“大罢免”、建立战功,势必得有良策。文章认为,只要蓝营被罢掉3席“立委”,就伤筋动骨了。 台北商业大学前校长张瑞雄27日在中时新闻网发表文章写道,国民党主席改选已不再只是党内例行性的政治角力,更是一场关乎政党存续与振衰起敝的关键抉择。文章认为,若卢秀燕出马,她不只有望统合党内本土与主流民意,也可能吸引女性与年轻族群的支持,替国民党翻转形象、重建信赖。 “卢秀燕能开创国民党新局吗?”中时新闻网26日发表社论称,对国民党现任或下任党主席来说,全党唯有全力冲过“大罢免”关头才有未来。因此肯定朱立伦、期许卢秀燕,团结所有力量,置之死地而后生,担起应负的责任,展现该有的作为,真正为台湾民主保住元气,才有党和台湾社会的未来,“绝对是此刻的正道”。1748375671704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李雨童环球时报174838614059211[]{"email":"liyutong@huanqiu.com","name":"李雨童"}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张若】民进党操弄的“大罢免”和司法追杀来势汹汹,国民党面临存亡关头,自然也牵动其今年党主席改选。现任国民党主席朱立伦首度表态愿意交棒,在岛内掀起政治波澜。 “我的心情是非常期盼顺利交棒” 据台湾《联合报》5月26日报道,朱立伦在接受该报采访时表示,目前国民党主席改选日程不变,7月发公告、9月改选、10月交接。他说,4年前决定参选党主席时,就知道这是要牺牲和奉献的工作,每一天都最大程度地付出和承担。针对国民党内多人力推台中市长卢秀燕接棒党主席,朱立伦从回答“很好”“非常好”,到“非常欢迎”“诚挚欢迎”,“我的心情是非常期盼顺利交棒”,让党越来越好,要让球队赢、让国民党赢,是他最大的目标。 当被问到未来党内谁是明星选手时,朱立伦点名4名“直辖市长”,每一位都是最优秀的人才,“是未来竞逐大位非常关键的基础”。他还表示,与卢秀燕有非常深厚的交情。26日,朱立伦再度表示“非常希望也期待能顺利交棒”,希望全党上下团结一心,最重要的就是把所有力量用在支持遭“恶罢”的“立委”。 针对朱立伦的表态,新北市长侯友宜26日表示,持家的人总是最辛苦,面对各方挑战,国民党最重要的是团结在一起。桃园市长张善政说,“他意指卢秀燕吧”,个人意愿当然尊重。台北市长蒋万安未表态。 国民党内部对于“交棒”时间反应不一。“中广”前董事长赵少康认为,卢秀燕是接任党主席的适合人选,也是参选2028台湾地区领导人的适合人选。他建议,如果朱立伦是诚心诚意愿意交棒,不必等到9月,因为“大罢免”投票时间可能7月就公告,卢秀燕应该提前在6月上阵,用“双马车”发挥双马力。赵少康更直言,当前国民党面临“大罢免31比0”(国民党“立委”有31人进入罢免第二阶段,民进党没有一人)的局面,绝对不能被民进党完封,备战“大罢免”是当务之急。朱立伦的“子弟兵”、桃园市议员凌涛说,期盼放下纷争、团结国民党,坚定迎向下一阶段挑战。 云林县长张丽善则认为,目前重中之重是“反恶罢”要成功,任何一席“立委”都不能少,朱立伦担任党主席后,国民党屡战屡胜,他仍有连任机会;其他党内同志有心的话,也可通过公平竞争,一起为党务努力。还有不少国民党“立委”低调表示,当前应先解决“大罢免”,换党主席的消息来得太突然。一名正面临罢免的“立委”称,反罢免到一半,突然换党主席也很麻烦。 参选人都提到“危机” 据台湾《中国时报》27日报道,马英九基金会执行长萧旭岑26日分析称,国民党需要有经验、有能力的人带领,他肯定朱立伦的历练、资历都很成熟,功劳是去年“大选”带领国民党重回“立法院”第一大党,苦劳是在没有党产的情况下,带领国民党一步步走下去。他说,国民党需要“党政合一”,有意参选台湾地区领导人的人同时担任党主席,将更有利于整合选举资源与政策论述;若有意角逐2028年“大选”的人没有表态参选党主席,朱仍可能继续竞选连任。不过,“大罢免”将于7月或8月投票,民进党若得逞,萧旭岑认为“朱立伦这个主席也干不下去了,9月将无法连任,这是环环相扣”。 在朱立伦表态之前,已有两人宣布参选国民党主席。4月中旬,前彰化县长卓伯源宣布参选下届国民党主席。卓伯源历任彰化县议员、“立委”、彰化县长,2021年曾竞选国民党主席。他称台湾现在面临四大难题,分别是美国关税大战、地缘政治威胁、废核能源危机以及“宪政危机”。他表示,面对民进党“割喉割到断”的本性,国民党和在野阵营要团结,他本人支持卢秀燕和民众党主席黄国昌搭档参选下届台湾地区正副领导人。 5月21日,孙文学校总校长张亚中宣布参与党主席选举。他认为国民党根基存在三大结构性问题:两岸议题被民进党牵着鼻子走;在历史文化与身份认同议题上,核心价值渐趋模糊;党中央与地方联结失衡,形成“地方选举可胜、大选却败”的现象。他因此提出国民党三大改革方向,包括数字转型,将募集专款专用,推动该党全面数字化;重建国民党政策路线与战略蓝图;重建理念信仰,凝聚思想力量。张亚中承诺将以破釜沉舟的决心、背水一战的勇气和力挽狂澜的力量,“救党、救两岸”。 卢秀燕尚未表态 《联合报》27日分析称,朱立伦首度表态愿意交棒党主席,不管是真心还是以退为进,都在党内激起化学反应。如今“全党现在都在等一个人”。但呼声极高的卢秀燕仍相当低调,26日她以一贯的回答方式表示,“大家都知道上班的时候不谈选举,不谈政治,希望把焦点放在市政路打通上”。台湾联合新闻网此前报道称,外传卢秀燕可能在罢免蓝营“立委”投票前,以“全党危急存亡”为由表态参选国民党主席。 1961年8月出生的卢秀燕曾是一名记者,1994年开始从政,1999年—2018年连续当选6届“立委”,2018年当选台中市长,2022年成功连任。卢本人是外省籍,其丈夫廖述嘉为岛内地方政治人物廖继鲁之子。联合新闻网称,卢秀燕是“六大直辖市”唯一女市长,温暖坚定的形象让她赢得“妈妈市长”的称号。她也是蓝营“最强母鸡”,去年“立委”选举在台中市抢下6席,政治热度持续上涨,不仅被看好接任国民党主席,更被绿营视为赖清德2028年连任的头号假想敌。绿营因此加大对其围剿力度,对台中6席国民党“立委”展开“大罢免”。 目前,国民党不少人“劝进”卢秀燕角逐党魁。前“立法院长”王金平23日已经表明要支持卢秀燕选党主席。国民党台中市议会党团书记长李中表示,卢秀燕若要投入2028年大选最好兼任党主席,这是马英九当年的模式。无党籍苗栗县长钟东锦26日说,国民党需要反应更快速的部队,“卢市长是最适当人选”。前台中市长胡志强25日表示,国民党目前处境非常困难,真的应该置之死地而后生,能做的事都要做,不用有太多顾忌,也不必再有悬念。他说,卢秀燕一定会仔细考虑,不轻易决定,“大家要有点耐心,给她一点空间”。 《中国时报》27日称,由于国民党地方党部已遭民进党当局调查清扫,无论下届由谁担任主席,首要是强化地方组织实力,应战2026年地方选举和2028年“大选”。党务高层更称国民党也得有所突破,新任党魁要有号召力、战斗力,在两岸议题善尽角色,才能赢回民心。 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广告学系专任教授钮则勋27日在台湾中时新闻网发表文章称,不论朱立伦期待交棒的真正原因为何,此刻压力已转向卢秀燕,而卢也得在7月党主席公告选举前做出最后决定。首先,市政与党务如何平衡是首要考虑,毕竟她向来将市政与政治切割得非常清楚,参选后势必加强批评绿营,“如何让自己游刃有余,不被绿营找到破口已是当务之急”。其次,如何有效反制“大罢免”、建立战功,势必得有良策。文章认为,只要蓝营被罢掉3席“立委”,就伤筋动骨了。 台北商业大学前校长张瑞雄27日在中时新闻网发表文章写道,国民党主席改选已不再只是党内例行性的政治角力,更是一场关乎政党存续与振衰起敝的关键抉择。文章认为,若卢秀燕出马,她不只有望统合党内本土与主流民意,也可能吸引女性与年轻族群的支持,替国民党翻转形象、重建信赖。 “卢秀燕能开创国民党新局吗?”中时新闻网26日发表社论称,对国民党现任或下任党主席来说,全党唯有全力冲过“大罢免”关头才有未来。因此肯定朱立伦、期许卢秀燕,团结所有力量,置之死地而后生,担起应负的责任,展现该有的作为,真正为台湾民主保住元气,才有党和台湾社会的未来,“绝对是此刻的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