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O5MFeRItRS作者:程东taiwan.huanqiu.comarticle台湾万亿绿能产业已成“世纪最大骗局”,台媒起底“绿能蟑螂”贪腐案/e3pmh1fmg/e3pmh1g6o【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程东】“核三重启公投”刚刚结束,台“经济部”绿能科技产业推动中心(简称“绿推中心”)就惊爆贪腐案,有“小英男孩”之称的“绿推中心”前副执行长郑亦麟涉嫌任内收受两家太阳能公司数百万元(新台币,下同)遭查办,引发岛内对民进党力推绿能背后贪腐问题的高度关注。 “小英男孩”被查受贿 据台湾《中国时报》8月27日报道,台“调查局”台南市调查处接到举报,曾在蔡英文时期被重用提拔的“小英男孩”郑亦麟涉嫌收受上市公司泓德能源及东炜建设贿赂或不正当利益,明知企业不符合规定,却为其供电,并施压台电配合企业。此外,他长期任职智库,且在台湾智慧电能股份有限公司(台智电)任无薪水的总经理,财产却异常暴增,与收入显然不相符。25日,检调兵分22路搜索,约谈郑亦麟及其父母、会计师郑涵、泓德总经理周仕昌、东炜建设创办人陈健盛等9人。26日,检察官以郑亦麟、陈健盛、陈冠滔3人涉嫌触犯贪污重罪,有勾串灭证之虞,申请羁押禁见。 对于这起绿能受贿案,台“行政院长”卓荣泰26日称,“依法处理,毋枉毋纵”。赖清德办公室发言人郭雅慧表示,“确实令人遗憾”。蔡英文办公室称,绿能发展对台湾企业与劳工极具重要性,不能容忍不肖人士借绿能发展而从事不法牟利行为。 台湾联合新闻网26日分析称,此案这时爆发,引人遐想。时值民进党在“大罢免”大溃败、“核三延役公投”后不久。而就在郑亦麟遭搜查、收押前一天,赖清德与蔡英文见面。文章认为,赖当局很有可能借此案敲打“英系”,或者营造自己“改革整顿绿能”形象。 联合新闻网称,郑亦麟从台大经济系毕业、拥有英国伦敦大学能源及环境经济暨政策硕士学位,2015年加入民进党智库,深得前“行政院长”林全信任,次年出任“行政院”能源及减碳办公室主任,2018年担任“绿推中心”副执行长,成为离岸风电区块开发政策重要推手,当时他年仅28岁。2019年,他兼任台船子公司台船环海董事,引发“政治酬庸”的批评。岛内熟悉能源产业人士形容,绿能投资案若要推动,几乎都必须经过郑的协调。 只是冰山一角 联合新闻网称,过去数年,民进党当局推动“非核家园”,意图通过太阳能与风力发电,逐步取代传统的核能发电。政策的推动过程引发诸多争议。首先是绿能发电的稳定性问题,其间歇性与不确定性使得电力供应面临挑战。其次,各种贪腐案件浮上台面。从光电企业与地方势力的勾结,到不当的土地利用,不仅侵害能源的根基,也让民众加深对绿能的质疑,“尤其是绿能被一味吹捧,利之所趋亦藏污纳垢……老百姓即使看不懂绿能这盘生意背后的盘根错节,也能隐约看出特定势力靠着绿能发大财”。 台湾中时新闻网26日起底称,台“经济部”于2018年2月成立“绿推中心”,扬言要把台湾打造为“亚太绿能中心”。其网站显示,“绿推中心”主要协助当局落实绿能科技产业创新推动方案,促成绿能推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绿色金融四大发展愿景。报道称,从上述文字来看,都属于一般政策用语,但其历史背景很不平凡。 数据显示,“绿推中心”是民进党当局为推动绿能产业发展成立的重要机构,执行长由“经济部次长”担任,另设置1至3名副执行长。因很多太阳光电土地、馈线协调,离岸风电投资、遴选作业,都要经由该中心汇总往上呈报,因此也有“太上机关”的称号。像台湾离岸风电第二阶段潜力场址遴选,许多开发作业规划、竞标都是由“绿推中心”协助“能源署”、金属中心等进行,权力很大。 台媒27日称,郑亦麟遭羁押禁见后,传出台“经济部长”郭智辉向友人透露还有未爆弹,真正大人物还没出现。国民党“立委”柯志恩称,该案只是绿能贪腐的冰山一角。国民党“立委”谢龙介称,台湾绿能有上万亿元的经济利益,官商勾结,并形成庞大网络的利益结构。检调初步掌握郑亦麟涉嫌受贿200万元,但让人怀疑,背后或许还有2000万甚至2亿元的不法利益。民众党“立委”林国成也认为,此案应该不止如此,不是一个副执行长就能够作决策,未来会不会“往上或往下办”,大家静观其变。 “立委”吴宗宪质疑,台湾能源政策与世界趋势相反,背后获利的是谁?逼台电高额采购绿电获利的厂商是谁?不是“绿友友”,就是跟绿营有关系的人,“到底是谁在掏空台湾,让人民生活不好过?”他批评称,民进党表面上政策选择错误,背地里有很大利益,欺骗民众,“高喊为了环保、为了台湾,结果都是在伤害台湾”。 核能发展面临种种阻碍 《中国时报》回顾称,随着上世纪70年代台湾经济发展,为确保能源稳定,陆续兴建了3座核能发电厂,但在美国三哩岛核泄漏事故发生后,岛内开始兴起反核运动,上世纪80年代筹建的核四厂成为焦点。1996年,时任台北市长陈水扁在台北市举行“核四公投”,但因当时没有“公投法”,且仅限台北市,不具实质影响力。2000年陈水扁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之后,同年10月与时任国民党主席连战举行会面,“行政院”随即宣布停建核四,但一直到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导致台湾反核舆论高涨,马英九才于2014年正式宣布封存核四厂。 蔡英文2016年上台后推动“2025非核家园”,并修正“电业法”将该政策入法,此举引发拥核方不满,2018年催生“以核养绿公投”,要求废除“电业法”中上述政策2025年的期限,以超过589万张同意票获得通过。然而,蔡当局没有依从公投结果,“行政院”更明确表达“2025非核家园”目标不变,导致2021年又有“核四商转公投”(即解封核四厂并重新启动为商业运转),结果因投票人数未超过门槛、且不同意票高于同意票未获通过。 今年8月23日的“核三重启公投”因投票率仅29.53%,同意票未达25%门槛而“不通过”。不过,全台仍开出434万多张同意票,远高于151万多张不同意票,支持率达73.5%,反映民意仍希望续用核能。 然而,有反核人士日前在“公共政策网络参与平台”提案,建议“将核废料储放在重启核三公投赞成票数比例最高的三个县市”,短短几天内获得8000人附议成案。依规定,相关机关须在两个月内提出具体回应,并评估是否纳入政策。根据台“中选会”统计,本次“核三重启公投”同意票比例最高的前三个县市依序为金门县94.21%、马祖94%与苗栗县86.56%。据《联合报》27日报道,金门县“立委”陈玉珍表示,不会接受核废料放金门本岛,但可考虑无居民的二担岛。 台湾《联合报》评论称,民进党当局紧抱“非核家园牌”,放着便宜的核电不用,已让台电的财务状况面临极为沉重的压力,而现在的光电乱象对环境造成严重伤害。文章称,绿能庞大的资源,在地方形成了黑、金、权三合一新形态的“绿金产业链”,滋养了许多穿梭政商之间的“绿能蟑螂”,这几年来各地都传出贪腐。 台湾《远见》杂志民调也显示,69%的民众认为再生能源“官商勾结的弊案太多”,因而对台湾发展绿电没有信心。郑亦麟虽然是受到民进党当局重用的绿能界新起之秀,但34岁的他毕竟只是副执行长,如果连他都能索贿,“不禁令人怀疑还有多少绿能蟑螂、绿能吸血鬼常年违法横行,却还未被揪出”。文章称,现在连台“经济部”的单位都被卷入绿能弊案,绿能产业在台湾已经算是“世纪最大骗局”。 1756314089807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赵建东环球时报175631408980711[]{"email":"zhaojiandong@huanqiu.com","name":"赵建东"}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程东】“核三重启公投”刚刚结束,台“经济部”绿能科技产业推动中心(简称“绿推中心”)就惊爆贪腐案,有“小英男孩”之称的“绿推中心”前副执行长郑亦麟涉嫌任内收受两家太阳能公司数百万元(新台币,下同)遭查办,引发岛内对民进党力推绿能背后贪腐问题的高度关注。 “小英男孩”被查受贿 据台湾《中国时报》8月27日报道,台“调查局”台南市调查处接到举报,曾在蔡英文时期被重用提拔的“小英男孩”郑亦麟涉嫌收受上市公司泓德能源及东炜建设贿赂或不正当利益,明知企业不符合规定,却为其供电,并施压台电配合企业。此外,他长期任职智库,且在台湾智慧电能股份有限公司(台智电)任无薪水的总经理,财产却异常暴增,与收入显然不相符。25日,检调兵分22路搜索,约谈郑亦麟及其父母、会计师郑涵、泓德总经理周仕昌、东炜建设创办人陈健盛等9人。26日,检察官以郑亦麟、陈健盛、陈冠滔3人涉嫌触犯贪污重罪,有勾串灭证之虞,申请羁押禁见。 对于这起绿能受贿案,台“行政院长”卓荣泰26日称,“依法处理,毋枉毋纵”。赖清德办公室发言人郭雅慧表示,“确实令人遗憾”。蔡英文办公室称,绿能发展对台湾企业与劳工极具重要性,不能容忍不肖人士借绿能发展而从事不法牟利行为。 台湾联合新闻网26日分析称,此案这时爆发,引人遐想。时值民进党在“大罢免”大溃败、“核三延役公投”后不久。而就在郑亦麟遭搜查、收押前一天,赖清德与蔡英文见面。文章认为,赖当局很有可能借此案敲打“英系”,或者营造自己“改革整顿绿能”形象。 联合新闻网称,郑亦麟从台大经济系毕业、拥有英国伦敦大学能源及环境经济暨政策硕士学位,2015年加入民进党智库,深得前“行政院长”林全信任,次年出任“行政院”能源及减碳办公室主任,2018年担任“绿推中心”副执行长,成为离岸风电区块开发政策重要推手,当时他年仅28岁。2019年,他兼任台船子公司台船环海董事,引发“政治酬庸”的批评。岛内熟悉能源产业人士形容,绿能投资案若要推动,几乎都必须经过郑的协调。 只是冰山一角 联合新闻网称,过去数年,民进党当局推动“非核家园”,意图通过太阳能与风力发电,逐步取代传统的核能发电。政策的推动过程引发诸多争议。首先是绿能发电的稳定性问题,其间歇性与不确定性使得电力供应面临挑战。其次,各种贪腐案件浮上台面。从光电企业与地方势力的勾结,到不当的土地利用,不仅侵害能源的根基,也让民众加深对绿能的质疑,“尤其是绿能被一味吹捧,利之所趋亦藏污纳垢……老百姓即使看不懂绿能这盘生意背后的盘根错节,也能隐约看出特定势力靠着绿能发大财”。 台湾中时新闻网26日起底称,台“经济部”于2018年2月成立“绿推中心”,扬言要把台湾打造为“亚太绿能中心”。其网站显示,“绿推中心”主要协助当局落实绿能科技产业创新推动方案,促成绿能推动、产业发展、科技创新、绿色金融四大发展愿景。报道称,从上述文字来看,都属于一般政策用语,但其历史背景很不平凡。 数据显示,“绿推中心”是民进党当局为推动绿能产业发展成立的重要机构,执行长由“经济部次长”担任,另设置1至3名副执行长。因很多太阳光电土地、馈线协调,离岸风电投资、遴选作业,都要经由该中心汇总往上呈报,因此也有“太上机关”的称号。像台湾离岸风电第二阶段潜力场址遴选,许多开发作业规划、竞标都是由“绿推中心”协助“能源署”、金属中心等进行,权力很大。 台媒27日称,郑亦麟遭羁押禁见后,传出台“经济部长”郭智辉向友人透露还有未爆弹,真正大人物还没出现。国民党“立委”柯志恩称,该案只是绿能贪腐的冰山一角。国民党“立委”谢龙介称,台湾绿能有上万亿元的经济利益,官商勾结,并形成庞大网络的利益结构。检调初步掌握郑亦麟涉嫌受贿200万元,但让人怀疑,背后或许还有2000万甚至2亿元的不法利益。民众党“立委”林国成也认为,此案应该不止如此,不是一个副执行长就能够作决策,未来会不会“往上或往下办”,大家静观其变。 “立委”吴宗宪质疑,台湾能源政策与世界趋势相反,背后获利的是谁?逼台电高额采购绿电获利的厂商是谁?不是“绿友友”,就是跟绿营有关系的人,“到底是谁在掏空台湾,让人民生活不好过?”他批评称,民进党表面上政策选择错误,背地里有很大利益,欺骗民众,“高喊为了环保、为了台湾,结果都是在伤害台湾”。 核能发展面临种种阻碍 《中国时报》回顾称,随着上世纪70年代台湾经济发展,为确保能源稳定,陆续兴建了3座核能发电厂,但在美国三哩岛核泄漏事故发生后,岛内开始兴起反核运动,上世纪80年代筹建的核四厂成为焦点。1996年,时任台北市长陈水扁在台北市举行“核四公投”,但因当时没有“公投法”,且仅限台北市,不具实质影响力。2000年陈水扁当选台湾地区领导人之后,同年10月与时任国民党主席连战举行会面,“行政院”随即宣布停建核四,但一直到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导致台湾反核舆论高涨,马英九才于2014年正式宣布封存核四厂。 蔡英文2016年上台后推动“2025非核家园”,并修正“电业法”将该政策入法,此举引发拥核方不满,2018年催生“以核养绿公投”,要求废除“电业法”中上述政策2025年的期限,以超过589万张同意票获得通过。然而,蔡当局没有依从公投结果,“行政院”更明确表达“2025非核家园”目标不变,导致2021年又有“核四商转公投”(即解封核四厂并重新启动为商业运转),结果因投票人数未超过门槛、且不同意票高于同意票未获通过。 今年8月23日的“核三重启公投”因投票率仅29.53%,同意票未达25%门槛而“不通过”。不过,全台仍开出434万多张同意票,远高于151万多张不同意票,支持率达73.5%,反映民意仍希望续用核能。 然而,有反核人士日前在“公共政策网络参与平台”提案,建议“将核废料储放在重启核三公投赞成票数比例最高的三个县市”,短短几天内获得8000人附议成案。依规定,相关机关须在两个月内提出具体回应,并评估是否纳入政策。根据台“中选会”统计,本次“核三重启公投”同意票比例最高的前三个县市依序为金门县94.21%、马祖94%与苗栗县86.56%。据《联合报》27日报道,金门县“立委”陈玉珍表示,不会接受核废料放金门本岛,但可考虑无居民的二担岛。 台湾《联合报》评论称,民进党当局紧抱“非核家园牌”,放着便宜的核电不用,已让台电的财务状况面临极为沉重的压力,而现在的光电乱象对环境造成严重伤害。文章称,绿能庞大的资源,在地方形成了黑、金、权三合一新形态的“绿金产业链”,滋养了许多穿梭政商之间的“绿能蟑螂”,这几年来各地都传出贪腐。 台湾《远见》杂志民调也显示,69%的民众认为再生能源“官商勾结的弊案太多”,因而对台湾发展绿电没有信心。郑亦麟虽然是受到民进党当局重用的绿能界新起之秀,但34岁的他毕竟只是副执行长,如果连他都能索贿,“不禁令人怀疑还有多少绿能蟑螂、绿能吸血鬼常年违法横行,却还未被揪出”。文章称,现在连台“经济部”的单位都被卷入绿能弊案,绿能产业在台湾已经算是“世纪最大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