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ORoM0M9d0l作者:张若taiwan.huanqiu.comarticle举行前夕突然被延期,蓝营人士狠批赖当局,岛内呼吁“双城论坛”不能停/e3pmh1fmg/e3pmh1g6o【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张若】因为台当局的“慢动作”,原定于9月25日至27日在上海举行的上海和台北“双城论坛”被延后举行。岛内舆论持续发酵,不少民众认为“双城论坛”是两岸交流的“最后一根浮木”,不能失去。 “当局的目的就是要把两岸交流的门关起来” 台湾《中国时报》23日称,台北市政府22日宣布“双城论坛”缓办,同时劝说民进党当局“两岸关系越是艰困时,交流越需稳健与周全”。 在此次“双城论坛”的相关活动审核中,台当局虽然表示“没有阻挡”,但动作缓慢,有岛内人士分析称,台当局是有意为之。《中国时报》报道称,台北市政府很早就向陆委会递交了相关文件,按照本来的计划,相关工作团队会在23日先赴上海,蒋万安与参访团、随行媒体团则在24日和25日抵达上海,25日晚参加欢迎晚宴,26日上午参加主论坛。台北市副市长林奕华透露,原本预计与上海签署两项合作备忘录(MOU),但截至22日,台当局有关部门仍未回复是否可行。 对于“双城论坛”延后举办的结果,陆委会声称,部分媒体或人士认为陆委会有意阻挠“双城论坛”,“这与事实完全不符”。 但台湾《联合报》23日披露称,截至相关团队出发前三天,陆委会不仅不回“有无意见”,也不批核;一个月前就送件的合作备忘录也被台当局“已读不回”。有知情人士透露,在今年“双城论坛”的活动审查过程中,民进党当局名义上称“积极协助”,但过程“不是很顺利”。比如台北市政府计划与上海新签署两份合作备忘录,分别涉及污水处理及技职教育。有当局人士声称,两份都涉及当局的一些部门和相关规定,其中污水处理涉及“经济部水利署”,技职教育则牵涉两岸人力中介问题。对此,台北市政府相关人士表示,今年将签署的技职培训备忘录根本不涉及两岸人力中介等规定,是被有心人士刻意夸张解释;另一个河岸治理备忘录,尽管台“环境部”和“内政部”都口头称“没问题”,但就是不发正式公文。另一名知情人士透露,今年台当局审查两岸活动申请更加严格,要求正式文件上写明见谁,“显示赖上任后审查加严,与谁会面都得在送件内列得很详细”,明显就是鸡蛋里挑骨头硬找茬,“说到底就是不想让两岸有正常沟通”。 台湾中时新闻网23日还提及,去年台北市与上海市签署了“台北市立动物园与上海动物园小熊猫物种交流及保育合作备忘录”,台北市立动物园将以黑脚企鹅和上海动物园交换小熊猫。知情人士表示,双方希望今年能实现交流,上海早已安排两只小熊猫出境防疫,待台湾通关检疫后前往台北市立动物园,台北也挑选好黑脚小企鹅,并取好名字,计划在“双城论坛”上公布,“但检疫、防疫与海关作业流程几乎无进展,导致目前还卡关”。世新大学副教授桂宏诚直言,论坛延期,民进党当局的问题比较大,当局的目的就是要把两岸交流的门关起来。当然,民进党当局会装个样子,说“我们没有阻挡你”,却会进行各种技术性和政策性的干扰。 “心机重又爱装无辜的绿茶” 国民党台北市议员柳采葳批评陆委会刻意卡“双城论坛”、又装无辜,“这种做法就是大家最讨厌的心机重又爱装无辜的绿茶”。柳采葳说,民进党从一开始就没想让“双城论坛”顺利进行,陆委会硬设“四条红线”,最荒唐的是还禁止谈观光,其实台湾最需要振兴的就是观光,结果民进党把两岸观光议题死锁。再加上处处刁难备忘录,处处设限,就是因为两岸交流台北市政府做到了,做得很好,而这是民进党永远做不到的,“梁文杰(陆委会副主委)与陆委会的行径,只会让两岸关系更紧绷,对台湾的未来毫无帮助”。 国民党主席候选人郝龙斌22日表示,“双城论坛”当初是他在台北市长任期内发起并促成的,从他到前市长柯文哲、现任市长蒋万安,到目前为止,论坛没有中断过,希望陆委会和民进党当局不要破坏目前两岸重要的沟通管道。他表示,两城市共同合作,通过沟通交流能够减少误解、增加了解,促进两岸之间和平稳定发展。 台北市议员钟沛君称,《联合报》公布的“两岸关系年度大调查”显示,63%的岛内民众不满意赖清德的两岸表现、88%的人认为应维持沟通,表明“民众要对话、民进党要对抗,是目前台湾真实写照”。而陆委会刻意刁难“双城论坛”,逼得台北市只能宣布延期,是与民意背道而驰。岛内媒体人王浅秋直言,蒋万安过去到访上海获得很大人气,这次双城交流可能也会给他加分,这是绿营不想看到的。但绿营这一招已经没有用了,台湾民调显示的民意很清楚,“大罢免”已经证明“抗中牌”失灵。 “希望只是延后而不是取消” “这在以往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可见两岸气氛真的很差。”《中国时报》23日援引大陆学者的分析称,“双城论坛”都已经敲定举行日期,却又突生变故,似乎台北市政府面临不少阻力,其中存在不可为外人道的因素,“就拿此前陆委会的声明来说,事先公开划出‘四条红线’,提出各种不准台北市政府碰触的议题,连观光都不能谈,可见台面下的只会多不会少”。该学者表示,现在的两岸交流有很大一部分是大陆单方面推动的,主场都在大陆。“双城论坛”可以说硕果仅存,如果连它也中断,两岸交流接下来的发展会非常不乐观。 岛内舆论呼吁“双城论坛”绝对不能停办。世新大学副教授桂宏诚强调,“双城论坛”是目前两岸重要的交流管道,“若无法办成,代表两岸关系大倒退,这很严重,希望只是延后而不是取消”。岛内资深媒体人黄暐瀚23日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双城论坛”行之有年,谈的都是市政议题,眼下两岸政治军事关系紧张,更应该开放另一管道交流,以期降温。他呼吁陆委会勇敢与对岸进行市政交流。台媒回顾称,“双城论坛”2010年由前台北市长郝龙斌首次举办,之后轮流由上海和台北两地主办。2020年,论坛因新冠疫情首度线上举行,直至2023年回归实体会议,当时由蒋万安率团赴上海参加。赖清德上台后,两岸关系急冻,2024年轮到台北市主办,陆委会封杀来访的上海官员和媒体,使往常在7月或8月举行的论坛一再延期,直至当年12月才登场。 中时新闻网23日呼吁“不要把两岸交流仅存的一块浮木也拿走”。文章说,“双城论坛”如果真取消,要恢复难上加难,“对已经脆弱不堪的两岸和平,将是致命性打击”。“双城论坛不能停”,《中国时报》23日以此为题评论称,岛内最新民调显示,88%的民众认为两岸有必要继续维持沟通管道,因此“双城论坛不能停,希望赖当局能顺从民意,尽快协助台北市政府成行”。1758651759411环球网版权作品,未经书面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责编:李雨童环球时报175866731540111[]{"email":"liyutong@huanqiu.com","name":"李雨童"}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张若】因为台当局的“慢动作”,原定于9月25日至27日在上海举行的上海和台北“双城论坛”被延后举行。岛内舆论持续发酵,不少民众认为“双城论坛”是两岸交流的“最后一根浮木”,不能失去。 “当局的目的就是要把两岸交流的门关起来” 台湾《中国时报》23日称,台北市政府22日宣布“双城论坛”缓办,同时劝说民进党当局“两岸关系越是艰困时,交流越需稳健与周全”。 在此次“双城论坛”的相关活动审核中,台当局虽然表示“没有阻挡”,但动作缓慢,有岛内人士分析称,台当局是有意为之。《中国时报》报道称,台北市政府很早就向陆委会递交了相关文件,按照本来的计划,相关工作团队会在23日先赴上海,蒋万安与参访团、随行媒体团则在24日和25日抵达上海,25日晚参加欢迎晚宴,26日上午参加主论坛。台北市副市长林奕华透露,原本预计与上海签署两项合作备忘录(MOU),但截至22日,台当局有关部门仍未回复是否可行。 对于“双城论坛”延后举办的结果,陆委会声称,部分媒体或人士认为陆委会有意阻挠“双城论坛”,“这与事实完全不符”。 但台湾《联合报》23日披露称,截至相关团队出发前三天,陆委会不仅不回“有无意见”,也不批核;一个月前就送件的合作备忘录也被台当局“已读不回”。有知情人士透露,在今年“双城论坛”的活动审查过程中,民进党当局名义上称“积极协助”,但过程“不是很顺利”。比如台北市政府计划与上海新签署两份合作备忘录,分别涉及污水处理及技职教育。有当局人士声称,两份都涉及当局的一些部门和相关规定,其中污水处理涉及“经济部水利署”,技职教育则牵涉两岸人力中介问题。对此,台北市政府相关人士表示,今年将签署的技职培训备忘录根本不涉及两岸人力中介等规定,是被有心人士刻意夸张解释;另一个河岸治理备忘录,尽管台“环境部”和“内政部”都口头称“没问题”,但就是不发正式公文。另一名知情人士透露,今年台当局审查两岸活动申请更加严格,要求正式文件上写明见谁,“显示赖上任后审查加严,与谁会面都得在送件内列得很详细”,明显就是鸡蛋里挑骨头硬找茬,“说到底就是不想让两岸有正常沟通”。 台湾中时新闻网23日还提及,去年台北市与上海市签署了“台北市立动物园与上海动物园小熊猫物种交流及保育合作备忘录”,台北市立动物园将以黑脚企鹅和上海动物园交换小熊猫。知情人士表示,双方希望今年能实现交流,上海早已安排两只小熊猫出境防疫,待台湾通关检疫后前往台北市立动物园,台北也挑选好黑脚小企鹅,并取好名字,计划在“双城论坛”上公布,“但检疫、防疫与海关作业流程几乎无进展,导致目前还卡关”。世新大学副教授桂宏诚直言,论坛延期,民进党当局的问题比较大,当局的目的就是要把两岸交流的门关起来。当然,民进党当局会装个样子,说“我们没有阻挡你”,却会进行各种技术性和政策性的干扰。 “心机重又爱装无辜的绿茶” 国民党台北市议员柳采葳批评陆委会刻意卡“双城论坛”、又装无辜,“这种做法就是大家最讨厌的心机重又爱装无辜的绿茶”。柳采葳说,民进党从一开始就没想让“双城论坛”顺利进行,陆委会硬设“四条红线”,最荒唐的是还禁止谈观光,其实台湾最需要振兴的就是观光,结果民进党把两岸观光议题死锁。再加上处处刁难备忘录,处处设限,就是因为两岸交流台北市政府做到了,做得很好,而这是民进党永远做不到的,“梁文杰(陆委会副主委)与陆委会的行径,只会让两岸关系更紧绷,对台湾的未来毫无帮助”。 国民党主席候选人郝龙斌22日表示,“双城论坛”当初是他在台北市长任期内发起并促成的,从他到前市长柯文哲、现任市长蒋万安,到目前为止,论坛没有中断过,希望陆委会和民进党当局不要破坏目前两岸重要的沟通管道。他表示,两城市共同合作,通过沟通交流能够减少误解、增加了解,促进两岸之间和平稳定发展。 台北市议员钟沛君称,《联合报》公布的“两岸关系年度大调查”显示,63%的岛内民众不满意赖清德的两岸表现、88%的人认为应维持沟通,表明“民众要对话、民进党要对抗,是目前台湾真实写照”。而陆委会刻意刁难“双城论坛”,逼得台北市只能宣布延期,是与民意背道而驰。岛内媒体人王浅秋直言,蒋万安过去到访上海获得很大人气,这次双城交流可能也会给他加分,这是绿营不想看到的。但绿营这一招已经没有用了,台湾民调显示的民意很清楚,“大罢免”已经证明“抗中牌”失灵。 “希望只是延后而不是取消” “这在以往是从来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可见两岸气氛真的很差。”《中国时报》23日援引大陆学者的分析称,“双城论坛”都已经敲定举行日期,却又突生变故,似乎台北市政府面临不少阻力,其中存在不可为外人道的因素,“就拿此前陆委会的声明来说,事先公开划出‘四条红线’,提出各种不准台北市政府碰触的议题,连观光都不能谈,可见台面下的只会多不会少”。该学者表示,现在的两岸交流有很大一部分是大陆单方面推动的,主场都在大陆。“双城论坛”可以说硕果仅存,如果连它也中断,两岸交流接下来的发展会非常不乐观。 岛内舆论呼吁“双城论坛”绝对不能停办。世新大学副教授桂宏诚强调,“双城论坛”是目前两岸重要的交流管道,“若无法办成,代表两岸关系大倒退,这很严重,希望只是延后而不是取消”。岛内资深媒体人黄暐瀚23日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双城论坛”行之有年,谈的都是市政议题,眼下两岸政治军事关系紧张,更应该开放另一管道交流,以期降温。他呼吁陆委会勇敢与对岸进行市政交流。台媒回顾称,“双城论坛”2010年由前台北市长郝龙斌首次举办,之后轮流由上海和台北两地主办。2020年,论坛因新冠疫情首度线上举行,直至2023年回归实体会议,当时由蒋万安率团赴上海参加。赖清德上台后,两岸关系急冻,2024年轮到台北市主办,陆委会封杀来访的上海官员和媒体,使往常在7月或8月举行的论坛一再延期,直至当年12月才登场。 中时新闻网23日呼吁“不要把两岸交流仅存的一块浮木也拿走”。文章说,“双城论坛”如果真取消,要恢复难上加难,“对已经脆弱不堪的两岸和平,将是致命性打击”。“双城论坛不能停”,《中国时报》23日以此为题评论称,岛内最新民调显示,88%的民众认为两岸有必要继续维持沟通管道,因此“双城论坛不能停,希望赖当局能顺从民意,尽快协助台北市政府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