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OsvwVRMnKZ taiwan.huanqiu.comarticle“这是一份沉甸甸的认同”,听台湾各界同胞讲述如何看待台湾光复纪念日/e3pmh1fmg/e3pmh1g6o【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陈子帅 丁雅栀 沈圣】26日,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在北京举办台湾光复纪念日纪念活动。《环球时报》记者在现场采访了台湾各界同胞,在他们看来,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承载着两岸同胞对祖国统一的殷切期盼,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与尊重,更是两岸同根同源、不可分割的有力证明。台籍学者:我看到了大陆发展的光明前景“我出生在台中,对我而言,台湾光复80周年,承载着极为厚重的历史分量,也是一段沉甸甸的记忆。”张立齐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作为一位从事台湾问题研究的学者,他认为,在中国的抗日战场上,两岸同胞始终并肩作战、共同抵御日本侵略者,这段携手抗争的历史绝不能遗忘。“正是无数台湾先辈用牺牲换来的光复,绝不容许台湾再被分裂、再被独立出去。这一代台湾同胞要挺身而出,为了祖国的统一贡献我们的年轻力量。” 然而,他说,两岸青年的教育已错位许久,尤其是民进党在台湾执政后,再次大搞“去中国化”,造成了严重后果。“正因如此,我们格外关心台湾问题,深知台湾年轻人被错误教育、被民进党信息茧房控制的时间越久,未来解决台湾问题的成本就会越高。所以,这一代两岸青年绝不能因当下和平、无战事就放松警惕,反而要坚定祖国统一的立场,坚持传递正确认知,让两岸同胞未来能和平共处。”在他眼中,铭记历史是纠正认知偏差的关键。他提到,今年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731部队罪行揭露等活动,都是在为台湾同胞乃至台湾当局“补课”,让大家铭记日本侵略中国时的残暴行径;日本在台湾犯下的诸多暴行也应通过更多影视作品被世人知晓。同时,张立齐也呼吁台湾青年放下有色眼镜,来大陆看看。 他回忆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他第一次来到大陆,看到大陆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在台湾,我们长期处于信息茧房之中,民进党编织谎言、恐吓民众不能去大陆,这类问题至今仍很严重。民进党凭借对新闻媒体的垄断,对台湾同胞睁眼说瞎话,而我有幸看到了真相,也看到了大陆发展的光明前景。”他说。2013 年在台湾完成学业后,张立齐决定来大陆求学,并考上北京大学攻读博士。求学期间,张立齐注意到大陆正推进扶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便申请加入西部计划支教,在2014年至2016年期间,先后前往西藏、新疆、青海、内蒙古等祖国边远地区,亲身参与到扶贫攻坚工作中。“这段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与卓越,中国共产党‘不落下一个人’,誓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实现小康社会,不仅 ‘说到’,更真正‘做到’。现在我在大陆定居,每当有台湾朋友来大陆,我都会带他们去大陆曾经最贫困的村子看看,他们亲眼见到这些地方如今的生活甚至比台湾还好,都十分感慨。”张立齐说道。他表示,大陆的发展成果值得新一代台湾青年与同胞学习。若有条件与机会,他希望能把这些经验带回台湾,与台湾同胞分享祖国发展红利与经济成功的果实。台籍企业家:两岸的点心也是“同根同源”“中华民族的两岸同胞共同战斗,铸就台湾光复的伟大胜利,这段史实足以证明,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凤城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汤雯喻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让两岸同胞更深刻地认识到,“我们是一家人,我们接下来要共同努力让祖国统一。”汤雯喻于2000年随父亲来到大陆读高中,后在大陆就业,直至接棒成为“企二代”。作为一家食品企业的负责人,她总是和大家分享说,从食物来看,“台湾和大陆也是同根同源。”汤雯喻回忆说,她的父亲1991年来到北京,把台湾的糕点等美食带到了大陆。而在她看来,“两岸许多东西都非常相似、密不可分。例如,台湾和福建都有凤梨酥,台湾种植的凤梨和大陆的菠萝属于同一物种。北京的‘自来红’是在点心上点上‘红点’,台湾的绿豆椪也是在酥皮上印上红色图案。”在接受采访时,汤雯喻一直强调自己的学业、事业发展得益于两岸交流和大陆政策的支持,因此她也呼吁台湾青年能更广泛地参与大陆的发展,“在大陆,我的视野更宽广了。希望台湾青年能回到家里走走看看。”台籍律师:纪念日不仅写入法律,更写进人心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24日经表决,通过了关于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的决定,以法律形式将10月25日设立为台湾光复纪念日。作为法律专家,高朋(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蔡世明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台湾光复纪念日不仅被写入法律中,更写进人心里。“纪念日将让台湾年轻人了解两岸同根同源,实现真正的心灵契合、两岸一家亲。”蔡世明回忆说,法律是一种手段,表明了立场,让全世界都明确台湾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还提到,“大陆对台湾非常有爱,家人一样对待。”蔡世明于1990年代跟随台商来到大陆,已经为在大陆的台商提供服务数十年。他深切感受到两岸一家亲,“台商进入大陆基本没有水土不服的问题。”他回忆说,1990年代,台湾GDP总量占到大陆将近40%,而目前只剩4%,“大陆不断进步,台湾却没有跟上脚步。”蔡世明回忆说,“2005年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提出了一个观点:两岸合作赚全世界的钱。”在他看来,今天台湾的技术和大陆的市场能够结合起来,共同进步。他进一步说,民进党当局修改历史课纲,导致许多台湾年轻人不理解两岸一家亲的观念,甚至对一些基本的中国历史知识都不了解,“这非常可惜”。他认为,要利用将台湾光复纪念日写入法律的机会,让台湾年轻人了解两岸同源同种,实现真正的心灵契合。台籍学生:希望为两岸和平统一贡献一份力量北京大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硕士生丘秉儒来自台北,祖籍广东梅州。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的决定。丘秉儒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公众号上看到这条消息时,他的第一反应是 “特别感动”。“这不是一件小事啊,”他说,“正因为大陆打心底把我们台湾人当自己人、当同个民族的中国人,才会把对台湾这么重要的‘光复’时刻,正式定为国家法定纪念日。” 在他看来,这不仅是一个纪念日,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认同,是向全世界明明白白宣告,台湾从来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这份 “不可分割”,既有历史的烙印,更有法律的加持。同时,这也是在提醒两岸同胞,得一起把抗战精神传下去,“台湾光复那段历史,绝不能忘,那是中国抗战的重要成果,是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父母在大陆工作,丘秉儒从小常往返两岸,也亲眼见证了大陆的飞速发展。当问及为何选择法学专业、深耕宪法学与行政法学领域,丘秉儒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他对两岸法律制度体系非常感兴趣,如果两岸要实现和平统一,制度构建非常重要。“我希望为两岸和平统一的未来贡献一份力量。”1761475544850责编:张燕萍环球时报-环球网176147554485011[]{"email":"zhangyanping@huanqiu.com","name":"张燕萍"}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陈子帅 丁雅栀 沈圣】26日,中华全国台湾同胞联谊会在北京举办台湾光复纪念日纪念活动。《环球时报》记者在现场采访了台湾各界同胞,在他们看来,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承载着两岸同胞对祖国统一的殷切期盼,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与尊重,更是两岸同根同源、不可分割的有力证明。台籍学者:我看到了大陆发展的光明前景“我出生在台中,对我而言,台湾光复80周年,承载着极为厚重的历史分量,也是一段沉甸甸的记忆。”张立齐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作为一位从事台湾问题研究的学者,他认为,在中国的抗日战场上,两岸同胞始终并肩作战、共同抵御日本侵略者,这段携手抗争的历史绝不能遗忘。“正是无数台湾先辈用牺牲换来的光复,绝不容许台湾再被分裂、再被独立出去。这一代台湾同胞要挺身而出,为了祖国的统一贡献我们的年轻力量。” 然而,他说,两岸青年的教育已错位许久,尤其是民进党在台湾执政后,再次大搞“去中国化”,造成了严重后果。“正因如此,我们格外关心台湾问题,深知台湾年轻人被错误教育、被民进党信息茧房控制的时间越久,未来解决台湾问题的成本就会越高。所以,这一代两岸青年绝不能因当下和平、无战事就放松警惕,反而要坚定祖国统一的立场,坚持传递正确认知,让两岸同胞未来能和平共处。”在他眼中,铭记历史是纠正认知偏差的关键。他提到,今年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731部队罪行揭露等活动,都是在为台湾同胞乃至台湾当局“补课”,让大家铭记日本侵略中国时的残暴行径;日本在台湾犯下的诸多暴行也应通过更多影视作品被世人知晓。同时,张立齐也呼吁台湾青年放下有色眼镜,来大陆看看。 他回忆道,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他第一次来到大陆,看到大陆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在台湾,我们长期处于信息茧房之中,民进党编织谎言、恐吓民众不能去大陆,这类问题至今仍很严重。民进党凭借对新闻媒体的垄断,对台湾同胞睁眼说瞎话,而我有幸看到了真相,也看到了大陆发展的光明前景。”他说。2013 年在台湾完成学业后,张立齐决定来大陆求学,并考上北京大学攻读博士。求学期间,张立齐注意到大陆正推进扶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便申请加入西部计划支教,在2014年至2016年期间,先后前往西藏、新疆、青海、内蒙古等祖国边远地区,亲身参与到扶贫攻坚工作中。“这段经历让我深刻感受到中国共产党的伟大与卓越,中国共产党‘不落下一个人’,誓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实现小康社会,不仅 ‘说到’,更真正‘做到’。现在我在大陆定居,每当有台湾朋友来大陆,我都会带他们去大陆曾经最贫困的村子看看,他们亲眼见到这些地方如今的生活甚至比台湾还好,都十分感慨。”张立齐说道。他表示,大陆的发展成果值得新一代台湾青年与同胞学习。若有条件与机会,他希望能把这些经验带回台湾,与台湾同胞分享祖国发展红利与经济成功的果实。台籍企业家:两岸的点心也是“同根同源”“中华民族的两岸同胞共同战斗,铸就台湾光复的伟大胜利,这段史实足以证明,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凤城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汤雯喻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让两岸同胞更深刻地认识到,“我们是一家人,我们接下来要共同努力让祖国统一。”汤雯喻于2000年随父亲来到大陆读高中,后在大陆就业,直至接棒成为“企二代”。作为一家食品企业的负责人,她总是和大家分享说,从食物来看,“台湾和大陆也是同根同源。”汤雯喻回忆说,她的父亲1991年来到北京,把台湾的糕点等美食带到了大陆。而在她看来,“两岸许多东西都非常相似、密不可分。例如,台湾和福建都有凤梨酥,台湾种植的凤梨和大陆的菠萝属于同一物种。北京的‘自来红’是在点心上点上‘红点’,台湾的绿豆椪也是在酥皮上印上红色图案。”在接受采访时,汤雯喻一直强调自己的学业、事业发展得益于两岸交流和大陆政策的支持,因此她也呼吁台湾青年能更广泛地参与大陆的发展,“在大陆,我的视野更宽广了。希望台湾青年能回到家里走走看看。”台籍律师:纪念日不仅写入法律,更写进人心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24日经表决,通过了关于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的决定,以法律形式将10月25日设立为台湾光复纪念日。作为法律专家,高朋(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蔡世明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台湾光复纪念日不仅被写入法律中,更写进人心里。“纪念日将让台湾年轻人了解两岸同根同源,实现真正的心灵契合、两岸一家亲。”蔡世明回忆说,法律是一种手段,表明了立场,让全世界都明确台湾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还提到,“大陆对台湾非常有爱,家人一样对待。”蔡世明于1990年代跟随台商来到大陆,已经为在大陆的台商提供服务数十年。他深切感受到两岸一家亲,“台商进入大陆基本没有水土不服的问题。”他回忆说,1990年代,台湾GDP总量占到大陆将近40%,而目前只剩4%,“大陆不断进步,台湾却没有跟上脚步。”蔡世明回忆说,“2005年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提出了一个观点:两岸合作赚全世界的钱。”在他看来,今天台湾的技术和大陆的市场能够结合起来,共同进步。他进一步说,民进党当局修改历史课纲,导致许多台湾年轻人不理解两岸一家亲的观念,甚至对一些基本的中国历史知识都不了解,“这非常可惜”。他认为,要利用将台湾光复纪念日写入法律的机会,让台湾年轻人了解两岸同源同种,实现真正的心灵契合。台籍学生:希望为两岸和平统一贡献一份力量北京大学宪法学与行政法学硕士生丘秉儒来自台北,祖籍广东梅州。24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的决定。丘秉儒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在公众号上看到这条消息时,他的第一反应是 “特别感动”。“这不是一件小事啊,”他说,“正因为大陆打心底把我们台湾人当自己人、当同个民族的中国人,才会把对台湾这么重要的‘光复’时刻,正式定为国家法定纪念日。” 在他看来,这不仅是一个纪念日,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认同,是向全世界明明白白宣告,台湾从来都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这份 “不可分割”,既有历史的烙印,更有法律的加持。同时,这也是在提醒两岸同胞,得一起把抗战精神传下去,“台湾光复那段历史,绝不能忘,那是中国抗战的重要成果,是战后国际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父母在大陆工作,丘秉儒从小常往返两岸,也亲眼见证了大陆的飞速发展。当问及为何选择法学专业、深耕宪法学与行政法学领域,丘秉儒对《环球时报》记者表示,他对两岸法律制度体系非常感兴趣,如果两岸要实现和平统一,制度构建非常重要。“我希望为两岸和平统一的未来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