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K1HgG taiwan.huanqiu.comarticle台“太阳花学运”22名学生被告 法院判全部无罪/e3pmh1fmg/e3pmunk13海外网3月31日电据台湾《联合报》报道,2014年因台“立法院”审查“服贸条例”争议引爆的“318太阳花学运”,台北地检署依妨害公务多罪起诉“学运”领袖“时代力量立委”黄国昌及“学运”主要人物林飞帆、陈为廷22人,台北地方法院审理2年今天(31日)审结,黄国昌、林飞帆、陈为廷等22人全部无罪。全案仍可上诉。据报道,检察官指控22人涉犯煽惑他人犯罪、煽惑无故侵入建筑物罪、妨害公务、侮辱公署以及违反集游法罪,计有黄国昌、导演李惠仁、台大教授蔡丁贵、林飞帆、陈为廷、魏扬、周馥仪、黄郁芬、曾柏瑜、陈廷豪、赖品妤、林楷翔、吴沣洪、赖富荣、李夙儒、黄国扬、许顺治、王溪河、王文斌、陈建斌、庄程洋、余能生接受审判。黄国昌在审判中声称“学运”是必要运动,重要被告也以公民不服从、公民可抵抗权作无罪答辩,并认为他们有阻却违法的事由。检察官论告指出,尊重民众表达政治理念的自由,但不能踰法律界线,考虑犯罪动机是因“服贸协议”的程序争议而起,事涉台湾与大陆社会民生的重大影响,认为对于重要议题的多元表达应予最大限度的维护与尊重,建议法官考虑犯罪动机、侵害程度,从轻量刑。“学运”的导火线始于2013年3月17日台“立法院内政委员会”审查《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反“服贸”学生先前往“立法院”外静坐,隔天在林飞帆、陈为廷的带领下号召至少400名学生闯入“立法院”,占领议场,黄国昌也参与抗争。检方认为“太阳花学运”共有3个违法争议,包括“占领立法院”、“攻占行政院”与“路过”中正一分局。“路过”的主要被告学生洪崇晏一审被判拘役55日,洪上诉高院,“攻占”案台北地院订于下月十日针对90名被告宣判。下一页:“太阳花学运”22人全无罪 台教授叹“糟蹋警察”【“太阳花学运”22人全无罪 台教授叹“糟蹋警察”】中国台湾网3月31日讯 据台湾“东森新闻云”报道,2014年为杯葛《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审查程序,多位学生冲进台湾“立法院”,引爆“太阳花学运”。事后,台北地检署依违反“集会游行法”起诉参与者黄国昌、林飞帆、陈为廷、蔡丁贵等22人,台北地院今(31日)宣判以上人员全部无罪。对于判决结果,台湾“中央警察大学”前教授叶毓兰感叹“糟蹋警察”。叶毓兰表示,民众若违反“集会游行法”,通常警方将之移送到地检署后,都以不起诉处分,造成警察机关耗费大量时间、心力处理群众运动,却总惹得骂声不断。叶毓兰指出,警察已被逼到绝路,建议“警政署”未来不用在陈抗场合调派警力,不然只是糟蹋警察,徒劳无功。“立法院”更应尽早修改并通过“集会游行法”,让警察可以正常上下班。(中国台湾网 李宁)下一页:人民日报海外版评论:“太阳花”肆虐之后……【人民日报海外版评论:“太阳花”肆虐之后……】3年前的3月18日,台湾爆发了背后有政治力量组织鼓动的“太阳花学运”,致使已经正式签订的两岸服务贸易协议不能生效,一直搁置。台湾《中国时报》近日发表《面对太阳花肆虐后的现状与未来》社评,提醒社会反思:“太阳花”让民进党重回执政、“时代力量”崛起、国民党崩盘式挫败,除了政党版图的大挪移,这场社会运动为台湾留下了哪些痕迹与启示?评论摘发如下:这场运动是台湾政治民粹化的高峰,第一个影响,是造成民主体系运作的许多困难。民主制度的最大优点在于能以最平和的方式处理争议与权力的轮替,把过去以暴力方式解决争议的“比拳头”政治权力逻辑,转变为较为和平的“数人头”,大幅降低社会的沟通成本及权力轮替时的冲突成本。“太阳花”却打破了民主尊重的底线,让反对的人可以凭一己好恶,以“公民不服从”反对既有政策。这种方式激化了不同政治立场者的对立,执政威信受到根本性伤害。第二个影响,是令两岸关系全面停摆与退步。“太阳花”的核心动力是政治人物鼓动的恐中与反中情绪,情绪之火助燃了政党轮替,几乎烧尽了国民党的政治资本。但大火并没有随“学运”落幕而结束。“学运”首先宣告了服贸、货贸等制度化经济合作协议的死亡。台湾长年因为国际经济形势转变、大陆崛起等因素造成的边缘化困境,原本可通过正常化与制度化的两岸经济合作缓解,台湾可用两岸同文同种的优势分享中国崛起的红利,但此一突困布局,因为“太阳花”而破局。比经济层面影响更深远的则是两岸情感的裂痕。“太阳花”在台湾煽起的反中情绪,也对应引起了大陆民众的情绪。过去大陆民众称颂的“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现在网络上对台湾社会的负评声量已压过了赞美。第三个影响,则是宣告“发夹弯”时代来临,全社会都看到了政治权算的假面,哪些人是“以政治手段达成社运目的”,哪些人又是“以社运手段达成政治目的”,现在答案揭晓。全面执政后,民进党及蔡英文俨然成为了“发夹弯”的代名词,“两岸协议监督条例”是“太阳花学运”的主要诉求,民进党当时高调附和,上台后渐渐不谈。另一个“发夹弯”表现在拆迁议题上,“太阳花”能量的滥觞,可以追溯到2012年的文林苑事件与2013年的大埔征收案,都是群众反对合法征收土地。但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民进党籍市长赖清德强拆果菜市场时,当时高喊“今天拆王家、明天拆你家”的“觉醒青年”们消失了;过去站出来声援的“民主派人士”低调了,林飞帆、陈为廷等“太阳花神”沉默了,陈为廷更因性骚旧案曝光成了笑柄。这些双重标准,显示了“太阳花”只是工具,要实现的是政治目的。“太阳花”强调贫富差距、青年低薪及高房价等问题,年轻人因此而愤怒,国民党当局无能响应、无力处理,因而下台。但同样的愤怒,现在换民进党当局要来面对。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太阳花”大水在2016年沉了国民党的船,载了民进党的舟,同样的,2020年如果民进党不能解决这些愤怒情绪,今日之载,也可能是明日之覆。“太阳花”3周年的此刻,我们当然要检讨过去,更重要的要思考如何面对“太阳花”肆虐后的现状与未来。下一页:看台絮语:“太阳花”给台湾带来了什么【看台絮语:“太阳花”给台湾带来了什么】说起台湾政治,“太阳花学运”是绕不开的节点。当人们还震惊于激进青年攻占立法与行政机构的“热血之举”时,耳边就已经充斥民进党“天然独”“抗中拒统”的鼓噪,好像台湾岛的“舆情民意”真的随之一变,“台独”从此成为“政治正确”。如今距离“学运”发生已有3年,台湾“总统府”再度发来“贺词”,称其为“台湾民主进一步深化的里程碑”,认为借由“公民社会的全面崛起与投入”,“自由民主与公平正义的价值”由此“落实在公共治理上,带动台湾人福祉的全面提升”。事实果真如此吗?“太阳花学运”3周年之际,台湾的政治团体“时代力量”和民间团体再度聚集在立法机构外,声称要为昔日诉求——“两岸协议监督条例”讨个说法。然而现实是:两岸“服贸”延宕至今,两岸“货贸”渺不可见,“两岸协议监督条例”早被民进党亲手冰冻。这真是极大的讽刺,难怪岛内舆论认为,“太阳花学运”乃台湾衰败的起点。要知道,所谓的“时代力量”主力,正是当年力主退回“两岸服贸协议”、制订“两岸协议监督条例”的所谓“学运”领袖。民进党上台后,百余名涉嫌违法的“学运”参与者被免于起诉,颇具暴力色彩的“太阳花学运”还进入高中“公民与社会”教材。踩着“太阳花学运”的垫脚石,民进党实现了再度执政,也将一手栽培的盟友送入政坛。民进党食髓知味,又再度从教育入手,以“太阳花学运”抗争为典范,让源源不断的“天然独”后生有样学样。打着所谓民主政治的旗号,鼓吹违法行为合理正当,并鼓励年轻人效仿,这究竟是“民主的进一步深化”,还是开了倒车呢?反观岛内“新主流民意”,民进党引以为傲的“天然独”,也不过是“台独”教育母乳催化的产物。当一代人长成,从象牙塔步入社会课堂,面对上台前惯以“抗争”得利甚至不惜越线、掌权后却放言“没有必要就不要常常上街”的主政者,面对为一己私利颠倒黑白、朝令夕改“发夹弯”的新当局,又将接受怎样的“民主教育”?对台湾年轻一代而言,威权时代既非记忆,或许也知之甚少。近来“保防法”“反渗透法”和“促转条例”的持续发酵,却唤醒长辈们的警觉。当民进党亲手关上两岸官方交往之门,“两岸协议监督条例”更是成为一桩笑话,台湾经济社会发展囿于两岸困局每况愈下,自身成长依然前途无光,台湾青年所期许的未来何在?“太阳花学运”,究竟是“民主的里程碑”,还是“民粹的高峰”,明眼人一望便知。有人说岛内青年徒为马前卒,民进党才是最大受益者,然而在此起彼伏的“反中”浪潮中,失掉了发展机会的台湾社会,可说是一地鸡毛,没有人是赢家。下一页:"3·18"学运三周年 邱毅:"太阳花之乱"成台湾兴衰关键【"3·18"学运三周年 邱毅:"太阳花之乱"成台湾兴衰关键】据台湾联合新闻网3月18日报道,台湾“太阳花学运”18日届满三周年,岛内相关团体晚间将举行“318三周年,监督条例不能再等”晚会。对此,前国民党“立委”邱毅当日下午在其“脸谱”(Facebook)上表示,若干年后再回头看台湾的兴衰变化,“太阳花之乱”绝对会居最关键的角色。邱毅在“脸谱”上表示,三年前的3月18日,一群在民进党幕后主导下的“社会边缘人”,或称之为“鲁蛇”(loser的音译)的失败者,意外地冲入台湾“立法院”议场,激荡出病态的“太阳花运动”。前有过去两任台湾领导人李登辉、陈水扁“窜改”教科书的“台独”教育基础,后有“蔡英文基金会”训练培训的夺权阴谋,也是国民党内“马王政争”的延续,同时存在全球化竞争下失败者的自卑情结。邱毅又称,“太阳花之乱”的结果,“台独”成了政治正确,服贸、货贸全垮了,国民党败选倒台,马英九和王金平都成为“受难户”,反倒便宜了毫无能力的蔡英文。“许多优秀的国民党‘立委’落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群下三滥的市井无赖,而太阳花要角也逐渐现形”。不过,倔强又好面子的台湾人民,恐怕迄今还不愿面对“太阳花”的真象,也不愿检讨“太阳花”后续造成的伤害。下一页:台警官:"学运"留下后遗症 如今被骂"走狗"也只能忍受【台警官:"学运"留下后遗症 如今被骂"走狗"也只能忍受】中国台湾网3月22日讯 3年前的“太阳花学运”,学生占领“立法院”、进攻“行政院”,引发警民严重冲突,造成多人受伤,外界至今要求警方交出“打人警察”。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台湾一名资深警官表示,“3·23攻占‘行政院’”留下许多后遗症,现在警方面对任何陈抗活动,都不敢出手推挤民众,只能要求同仁“顶住就好”,面对不理性群众挑衅谩骂也“只能忍耐”。“太阳花学运”期间,学生占领“立法院”,在诉求得不到回应下,民众情绪沸腾,3月23日转而突袭“行政院”。一名在场警官回忆,当他赶到“行政院”后门时,学生已经把铁门推歪,里面的警察奋力抵挡,他们只好赶快切割院内院外人员,以防止有学生再进入,之后一个一个把学生拉出去。在场警察表示,两方对峙准备抬人时,愿意走通道出来的人都没事,受伤的人则是当下因惊慌而撞进警察部队的区块中的人,“你来撞我当然下意识挡回去”,极有可能就是当时所受伤。此外,事后调出监视录像带,没有看到盾牌举起来敲或警棍打下去的画面。而网络上流传的一张警察挥棍样子的照片,经查该警察只是做出威吓动作时被拍下,实际上并未打民众。一场进攻“行政院”的风暴,让警察成为众矢之的,外界不断要求找出“打人警察”。一名资深警官感叹“警察这些年完全不护短”,遇到推挤状况只能要求同仁忍耐,干部都会特别提醒同仁“顶住就好不要推”,“为什么?因为只要推了,就有可能造成民众受伤”,只能自己检讨,把可能造成民众受伤的情形降到最低。该名警官说,“同仁也是人”,即使受过训练有高于一般人的耐受度,但忍到一定程度还是会爆发。处理陈抗时,现场指挥官会视状况调整,“已经受够凌虐的马上换一批”,避免警察情绪失控。他苦笑,第一线警力不仅常被民众推挤、偷打或偷踹,甚至还被言语霸凌“从李登辉的走狗被骂到陈水扁、马英九的走狗,最近变成蔡英文”。(中国台湾网 李宁)下一页:"太阳花"三周年被批"恶果累累" 民进党成最大受益者【"太阳花"三周年被批"恶果累累" 民进党成最大受益者】台湾“太阳花学运”18日届满三周年,但民间团体要求先立法的“两岸协议监督条例”仍躺在“立法院”。《中国时报》19日评论称,“两岸协议监督条例”无疑是一面照妖镜,照出民进党对待两岸交流的真实态度。国民党前“立委”邱毅18日下午在脸谱回顾称,3年前的3月18日,一群在民进党幕后主导下的社会边缘人,或称之为“鲁蛇”(英文loser)的失败者,意外冲入“立法院”议场,激荡出病态的“太阳花运动”。前有李登辉、陈水扁篡改教科书的“台独”教育基础,后有“蔡英文基金会”训练的夺权阴谋,也是国民党内“马王政争”的延续,同时存在全球化竞争下失败者的自卑情结。18日三周年之际,一些民间团体聚集在“立法院”外,举办“我们要一个答案”晚会,要求朝野党团接力排审“两岸协议监督条例”草案。《联合报》称,晚会现场民众与3年前相比冷落许多,仅约百人到场。当时的“学运”头目林飞帆、陈为廷等人都现身力挺,但低调未受访,仅在脸谱表达心声。林飞帆称,当初“学运”诉求制定的“两岸协议监督条例”,民进党党团版至今躺在“立法院”动也不动,任凭多次呼吁,也只换来民进党“摆明了不鸟你的说法”。陈为廷感叹,又一年过去了,搞到现在,国民党居然抢走“监督条例”的排审权,实在讽刺。他批评说,他的确曾经认为民进党处理“监督条例”,不会出太大差错;如今看来,民进党对当时的承诺已经渐行渐远,令人费解,面对大陆的压力也显得摇摆不定。据了解,“太阳花学运”头目如今也是各奔东西,其中陈为廷仍在服替代役,预计退伍后留学深造;林飞帆也在等完成学业后留学。另一头目黄国昌成为“时代力量”党主席。对于民间团体的要求,民进党当局反应冷淡,舆论则对“学运”给台湾社会的影响进行了反思。《中国时报》19日的社论称,这场运动是台湾政治“民粹化的高峰”。第一个影响是造成今日民主体系运作许多困难,激化了不同政治立场者的对立。二是两岸关系全面停摆与退缩,而比经济层面影响更深远的则是两岸民间情感的裂痕。三是宣告“发夹弯(不守承诺,变来变去)时代”来临,揭穿政治权算的假面。邱毅说,“太阳花之乱”的结果是“台独成了政治正确,服贸、货贸全垮了,国民党败选倒台,马英九和王金平都成为受难户,倒便宜了毫无能力的蔡英文”。不过,倔强又好面子的台湾人民恐怕迄今还不愿面对“太阳花”的真相,也不愿检讨后续伤害。《联合报》19日的社论说,民进党成了“太阳花学运”的最大受益者,但人们如今听到的却是制定“保防法”“反渗透法”打击假新闻的磨刀霍霍,以及“反蒋去孔”“彻查大学一中承诺书”等一道道扣上枷锁的声音。文章直言,“太阳花三周年只验收了新威权”。 【环球时报驻台北特约记者 张云峰】1491015535000责编:千帆海外网149101553500011[]{"email":"qianfan@huanqiu.com","name":"千帆"}
海外网3月31日电据台湾《联合报》报道,2014年因台“立法院”审查“服贸条例”争议引爆的“318太阳花学运”,台北地检署依妨害公务多罪起诉“学运”领袖“时代力量立委”黄国昌及“学运”主要人物林飞帆、陈为廷22人,台北地方法院审理2年今天(31日)审结,黄国昌、林飞帆、陈为廷等22人全部无罪。全案仍可上诉。据报道,检察官指控22人涉犯煽惑他人犯罪、煽惑无故侵入建筑物罪、妨害公务、侮辱公署以及违反集游法罪,计有黄国昌、导演李惠仁、台大教授蔡丁贵、林飞帆、陈为廷、魏扬、周馥仪、黄郁芬、曾柏瑜、陈廷豪、赖品妤、林楷翔、吴沣洪、赖富荣、李夙儒、黄国扬、许顺治、王溪河、王文斌、陈建斌、庄程洋、余能生接受审判。黄国昌在审判中声称“学运”是必要运动,重要被告也以公民不服从、公民可抵抗权作无罪答辩,并认为他们有阻却违法的事由。检察官论告指出,尊重民众表达政治理念的自由,但不能踰法律界线,考虑犯罪动机是因“服贸协议”的程序争议而起,事涉台湾与大陆社会民生的重大影响,认为对于重要议题的多元表达应予最大限度的维护与尊重,建议法官考虑犯罪动机、侵害程度,从轻量刑。“学运”的导火线始于2013年3月17日台“立法院内政委员会”审查《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反“服贸”学生先前往“立法院”外静坐,隔天在林飞帆、陈为廷的带领下号召至少400名学生闯入“立法院”,占领议场,黄国昌也参与抗争。检方认为“太阳花学运”共有3个违法争议,包括“占领立法院”、“攻占行政院”与“路过”中正一分局。“路过”的主要被告学生洪崇晏一审被判拘役55日,洪上诉高院,“攻占”案台北地院订于下月十日针对90名被告宣判。下一页:“太阳花学运”22人全无罪 台教授叹“糟蹋警察”【“太阳花学运”22人全无罪 台教授叹“糟蹋警察”】中国台湾网3月31日讯 据台湾“东森新闻云”报道,2014年为杯葛《海峡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审查程序,多位学生冲进台湾“立法院”,引爆“太阳花学运”。事后,台北地检署依违反“集会游行法”起诉参与者黄国昌、林飞帆、陈为廷、蔡丁贵等22人,台北地院今(31日)宣判以上人员全部无罪。对于判决结果,台湾“中央警察大学”前教授叶毓兰感叹“糟蹋警察”。叶毓兰表示,民众若违反“集会游行法”,通常警方将之移送到地检署后,都以不起诉处分,造成警察机关耗费大量时间、心力处理群众运动,却总惹得骂声不断。叶毓兰指出,警察已被逼到绝路,建议“警政署”未来不用在陈抗场合调派警力,不然只是糟蹋警察,徒劳无功。“立法院”更应尽早修改并通过“集会游行法”,让警察可以正常上下班。(中国台湾网 李宁)下一页:人民日报海外版评论:“太阳花”肆虐之后……【人民日报海外版评论:“太阳花”肆虐之后……】3年前的3月18日,台湾爆发了背后有政治力量组织鼓动的“太阳花学运”,致使已经正式签订的两岸服务贸易协议不能生效,一直搁置。台湾《中国时报》近日发表《面对太阳花肆虐后的现状与未来》社评,提醒社会反思:“太阳花”让民进党重回执政、“时代力量”崛起、国民党崩盘式挫败,除了政党版图的大挪移,这场社会运动为台湾留下了哪些痕迹与启示?评论摘发如下:这场运动是台湾政治民粹化的高峰,第一个影响,是造成民主体系运作的许多困难。民主制度的最大优点在于能以最平和的方式处理争议与权力的轮替,把过去以暴力方式解决争议的“比拳头”政治权力逻辑,转变为较为和平的“数人头”,大幅降低社会的沟通成本及权力轮替时的冲突成本。“太阳花”却打破了民主尊重的底线,让反对的人可以凭一己好恶,以“公民不服从”反对既有政策。这种方式激化了不同政治立场者的对立,执政威信受到根本性伤害。第二个影响,是令两岸关系全面停摆与退步。“太阳花”的核心动力是政治人物鼓动的恐中与反中情绪,情绪之火助燃了政党轮替,几乎烧尽了国民党的政治资本。但大火并没有随“学运”落幕而结束。“学运”首先宣告了服贸、货贸等制度化经济合作协议的死亡。台湾长年因为国际经济形势转变、大陆崛起等因素造成的边缘化困境,原本可通过正常化与制度化的两岸经济合作缓解,台湾可用两岸同文同种的优势分享中国崛起的红利,但此一突困布局,因为“太阳花”而破局。比经济层面影响更深远的则是两岸情感的裂痕。“太阳花”在台湾煽起的反中情绪,也对应引起了大陆民众的情绪。过去大陆民众称颂的“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现在网络上对台湾社会的负评声量已压过了赞美。第三个影响,则是宣告“发夹弯”时代来临,全社会都看到了政治权算的假面,哪些人是“以政治手段达成社运目的”,哪些人又是“以社运手段达成政治目的”,现在答案揭晓。全面执政后,民进党及蔡英文俨然成为了“发夹弯”的代名词,“两岸协议监督条例”是“太阳花学运”的主要诉求,民进党当时高调附和,上台后渐渐不谈。另一个“发夹弯”表现在拆迁议题上,“太阳花”能量的滥觞,可以追溯到2012年的文林苑事件与2013年的大埔征收案,都是群众反对合法征收土地。但同样的事情发生在民进党籍市长赖清德强拆果菜市场时,当时高喊“今天拆王家、明天拆你家”的“觉醒青年”们消失了;过去站出来声援的“民主派人士”低调了,林飞帆、陈为廷等“太阳花神”沉默了,陈为廷更因性骚旧案曝光成了笑柄。这些双重标准,显示了“太阳花”只是工具,要实现的是政治目的。“太阳花”强调贫富差距、青年低薪及高房价等问题,年轻人因此而愤怒,国民党当局无能响应、无力处理,因而下台。但同样的愤怒,现在换民进党当局要来面对。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太阳花”大水在2016年沉了国民党的船,载了民进党的舟,同样的,2020年如果民进党不能解决这些愤怒情绪,今日之载,也可能是明日之覆。“太阳花”3周年的此刻,我们当然要检讨过去,更重要的要思考如何面对“太阳花”肆虐后的现状与未来。下一页:看台絮语:“太阳花”给台湾带来了什么【看台絮语:“太阳花”给台湾带来了什么】说起台湾政治,“太阳花学运”是绕不开的节点。当人们还震惊于激进青年攻占立法与行政机构的“热血之举”时,耳边就已经充斥民进党“天然独”“抗中拒统”的鼓噪,好像台湾岛的“舆情民意”真的随之一变,“台独”从此成为“政治正确”。如今距离“学运”发生已有3年,台湾“总统府”再度发来“贺词”,称其为“台湾民主进一步深化的里程碑”,认为借由“公民社会的全面崛起与投入”,“自由民主与公平正义的价值”由此“落实在公共治理上,带动台湾人福祉的全面提升”。事实果真如此吗?“太阳花学运”3周年之际,台湾的政治团体“时代力量”和民间团体再度聚集在立法机构外,声称要为昔日诉求——“两岸协议监督条例”讨个说法。然而现实是:两岸“服贸”延宕至今,两岸“货贸”渺不可见,“两岸协议监督条例”早被民进党亲手冰冻。这真是极大的讽刺,难怪岛内舆论认为,“太阳花学运”乃台湾衰败的起点。要知道,所谓的“时代力量”主力,正是当年力主退回“两岸服贸协议”、制订“两岸协议监督条例”的所谓“学运”领袖。民进党上台后,百余名涉嫌违法的“学运”参与者被免于起诉,颇具暴力色彩的“太阳花学运”还进入高中“公民与社会”教材。踩着“太阳花学运”的垫脚石,民进党实现了再度执政,也将一手栽培的盟友送入政坛。民进党食髓知味,又再度从教育入手,以“太阳花学运”抗争为典范,让源源不断的“天然独”后生有样学样。打着所谓民主政治的旗号,鼓吹违法行为合理正当,并鼓励年轻人效仿,这究竟是“民主的进一步深化”,还是开了倒车呢?反观岛内“新主流民意”,民进党引以为傲的“天然独”,也不过是“台独”教育母乳催化的产物。当一代人长成,从象牙塔步入社会课堂,面对上台前惯以“抗争”得利甚至不惜越线、掌权后却放言“没有必要就不要常常上街”的主政者,面对为一己私利颠倒黑白、朝令夕改“发夹弯”的新当局,又将接受怎样的“民主教育”?对台湾年轻一代而言,威权时代既非记忆,或许也知之甚少。近来“保防法”“反渗透法”和“促转条例”的持续发酵,却唤醒长辈们的警觉。当民进党亲手关上两岸官方交往之门,“两岸协议监督条例”更是成为一桩笑话,台湾经济社会发展囿于两岸困局每况愈下,自身成长依然前途无光,台湾青年所期许的未来何在?“太阳花学运”,究竟是“民主的里程碑”,还是“民粹的高峰”,明眼人一望便知。有人说岛内青年徒为马前卒,民进党才是最大受益者,然而在此起彼伏的“反中”浪潮中,失掉了发展机会的台湾社会,可说是一地鸡毛,没有人是赢家。下一页:"3·18"学运三周年 邱毅:"太阳花之乱"成台湾兴衰关键【"3·18"学运三周年 邱毅:"太阳花之乱"成台湾兴衰关键】据台湾联合新闻网3月18日报道,台湾“太阳花学运”18日届满三周年,岛内相关团体晚间将举行“318三周年,监督条例不能再等”晚会。对此,前国民党“立委”邱毅当日下午在其“脸谱”(Facebook)上表示,若干年后再回头看台湾的兴衰变化,“太阳花之乱”绝对会居最关键的角色。邱毅在“脸谱”上表示,三年前的3月18日,一群在民进党幕后主导下的“社会边缘人”,或称之为“鲁蛇”(loser的音译)的失败者,意外地冲入台湾“立法院”议场,激荡出病态的“太阳花运动”。前有过去两任台湾领导人李登辉、陈水扁“窜改”教科书的“台独”教育基础,后有“蔡英文基金会”训练培训的夺权阴谋,也是国民党内“马王政争”的延续,同时存在全球化竞争下失败者的自卑情结。邱毅又称,“太阳花之乱”的结果,“台独”成了政治正确,服贸、货贸全垮了,国民党败选倒台,马英九和王金平都成为“受难户”,反倒便宜了毫无能力的蔡英文。“许多优秀的国民党‘立委’落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群下三滥的市井无赖,而太阳花要角也逐渐现形”。不过,倔强又好面子的台湾人民,恐怕迄今还不愿面对“太阳花”的真象,也不愿检讨“太阳花”后续造成的伤害。下一页:台警官:"学运"留下后遗症 如今被骂"走狗"也只能忍受【台警官:"学运"留下后遗症 如今被骂"走狗"也只能忍受】中国台湾网3月22日讯 3年前的“太阳花学运”,学生占领“立法院”、进攻“行政院”,引发警民严重冲突,造成多人受伤,外界至今要求警方交出“打人警察”。据台湾《联合报》报道,台湾一名资深警官表示,“3·23攻占‘行政院’”留下许多后遗症,现在警方面对任何陈抗活动,都不敢出手推挤民众,只能要求同仁“顶住就好”,面对不理性群众挑衅谩骂也“只能忍耐”。“太阳花学运”期间,学生占领“立法院”,在诉求得不到回应下,民众情绪沸腾,3月23日转而突袭“行政院”。一名在场警官回忆,当他赶到“行政院”后门时,学生已经把铁门推歪,里面的警察奋力抵挡,他们只好赶快切割院内院外人员,以防止有学生再进入,之后一个一个把学生拉出去。在场警察表示,两方对峙准备抬人时,愿意走通道出来的人都没事,受伤的人则是当下因惊慌而撞进警察部队的区块中的人,“你来撞我当然下意识挡回去”,极有可能就是当时所受伤。此外,事后调出监视录像带,没有看到盾牌举起来敲或警棍打下去的画面。而网络上流传的一张警察挥棍样子的照片,经查该警察只是做出威吓动作时被拍下,实际上并未打民众。一场进攻“行政院”的风暴,让警察成为众矢之的,外界不断要求找出“打人警察”。一名资深警官感叹“警察这些年完全不护短”,遇到推挤状况只能要求同仁忍耐,干部都会特别提醒同仁“顶住就好不要推”,“为什么?因为只要推了,就有可能造成民众受伤”,只能自己检讨,把可能造成民众受伤的情形降到最低。该名警官说,“同仁也是人”,即使受过训练有高于一般人的耐受度,但忍到一定程度还是会爆发。处理陈抗时,现场指挥官会视状况调整,“已经受够凌虐的马上换一批”,避免警察情绪失控。他苦笑,第一线警力不仅常被民众推挤、偷打或偷踹,甚至还被言语霸凌“从李登辉的走狗被骂到陈水扁、马英九的走狗,最近变成蔡英文”。(中国台湾网 李宁)下一页:"太阳花"三周年被批"恶果累累" 民进党成最大受益者【"太阳花"三周年被批"恶果累累" 民进党成最大受益者】台湾“太阳花学运”18日届满三周年,但民间团体要求先立法的“两岸协议监督条例”仍躺在“立法院”。《中国时报》19日评论称,“两岸协议监督条例”无疑是一面照妖镜,照出民进党对待两岸交流的真实态度。国民党前“立委”邱毅18日下午在脸谱回顾称,3年前的3月18日,一群在民进党幕后主导下的社会边缘人,或称之为“鲁蛇”(英文loser)的失败者,意外冲入“立法院”议场,激荡出病态的“太阳花运动”。前有李登辉、陈水扁篡改教科书的“台独”教育基础,后有“蔡英文基金会”训练的夺权阴谋,也是国民党内“马王政争”的延续,同时存在全球化竞争下失败者的自卑情结。18日三周年之际,一些民间团体聚集在“立法院”外,举办“我们要一个答案”晚会,要求朝野党团接力排审“两岸协议监督条例”草案。《联合报》称,晚会现场民众与3年前相比冷落许多,仅约百人到场。当时的“学运”头目林飞帆、陈为廷等人都现身力挺,但低调未受访,仅在脸谱表达心声。林飞帆称,当初“学运”诉求制定的“两岸协议监督条例”,民进党党团版至今躺在“立法院”动也不动,任凭多次呼吁,也只换来民进党“摆明了不鸟你的说法”。陈为廷感叹,又一年过去了,搞到现在,国民党居然抢走“监督条例”的排审权,实在讽刺。他批评说,他的确曾经认为民进党处理“监督条例”,不会出太大差错;如今看来,民进党对当时的承诺已经渐行渐远,令人费解,面对大陆的压力也显得摇摆不定。据了解,“太阳花学运”头目如今也是各奔东西,其中陈为廷仍在服替代役,预计退伍后留学深造;林飞帆也在等完成学业后留学。另一头目黄国昌成为“时代力量”党主席。对于民间团体的要求,民进党当局反应冷淡,舆论则对“学运”给台湾社会的影响进行了反思。《中国时报》19日的社论称,这场运动是台湾政治“民粹化的高峰”。第一个影响是造成今日民主体系运作许多困难,激化了不同政治立场者的对立。二是两岸关系全面停摆与退缩,而比经济层面影响更深远的则是两岸民间情感的裂痕。三是宣告“发夹弯(不守承诺,变来变去)时代”来临,揭穿政治权算的假面。邱毅说,“太阳花之乱”的结果是“台独成了政治正确,服贸、货贸全垮了,国民党败选倒台,马英九和王金平都成为受难户,倒便宜了毫无能力的蔡英文”。不过,倔强又好面子的台湾人民恐怕迄今还不愿面对“太阳花”的真相,也不愿检讨后续伤害。《联合报》19日的社论说,民进党成了“太阳花学运”的最大受益者,但人们如今听到的却是制定“保防法”“反渗透法”打击假新闻的磨刀霍霍,以及“反蒋去孔”“彻查大学一中承诺书”等一道道扣上枷锁的声音。文章直言,“太阳花三周年只验收了新威权”。 【环球时报驻台北特约记者 张云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