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CaKrnK5BfX作者:马淑静taiwan.huanqiu.comarticle台湾少子化问题严重 陷入无解/e3pmh1fmg/e3pmunk13作者 马淑静台湾地区的生育率,长年在1.1%上下徘徊,接近全球排名的倒数第一。台湾社会迈向老化的步伐非常快速,依照目前的人口出生率来估计:从高龄化社会;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7%,到高龄社会;有14%老年人口,只需要24年,之后再迈入超高龄社会;20%老年人口,大概只要7年。现在台湾已经进入“高龄化社会”的后期,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约11%以上,在中南部的偏僻地区,老年人的比例更高。台湾从高龄化社会进入高龄社会、 超高龄社会的速度,比欧美先进国家要快的多。台“国发会”推估,到了2061年,全台湾总人口将减少24.2%;547万人,其中幼年和青壮年人口会减少一半,但老年人将增加1.6倍。青壮年人口是现在的一半,他们要负担起两倍于他们的的老人、幼童的生活,担子确实沉重,问题严重。 台湾前“卫生署长”杨志良写了一本书:《台湾大崩坏》,他在书中预言,台湾的年轻人因为低薪、高房价,负担太大因此晚婚,很多人到了三十几岁才结婚。35岁过后想生育的意愿自然降低;更何况养育小孩的费用惊人,更有人索性不婚不育,必然造成这个社会的人口减少。人口少了,各地的房地产随之下跌。杨先生在那本书中的预言一一出现了:现在台湾的房地产买卖低迷不景气,有价无市的情况持续了很久之后,价格一律缓缓下跌。房屋建筑业普遍迟缓,许多正在兴建的住宅大楼,故意不肯按期完工,深怕在房地产低迷的时候,将新建公寓上市兜售,一炮没打响就会一路下滑的赔钱,就在一旁伺机观望。但是短期内,并见不到任何转机。从2002到2016的15年间,台湾的出生率持续下降:2002年出生的婴儿约24.7万,2003年有22.7万,然后就一直在19万到20万间徘徊;2009年甚至降到16.7万。由于台湾的医疗健康保险制度发展得颇为全面,死亡率逐年下降,台湾社会的人口结构,中老人的比率升高,再加上出生率没有增加,整个社会的老化速度自然就快了起来。今后台湾每年满18岁的年轻人平均约18 万人,如果以2009 年出生的那一年来算:到了2027年,18岁的青年只有16.7万,男性仅8.3万;兵役、消防工作、建筑工作、搬运、工厂体力工作—等等,多数由男性来做,到时候肯定面临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是否必须进口大量的男性劳动力来应付?对于这些可以预见,或已经呈现在眼前的“少子化”、快速步入“超高龄社会”的社会问题,台湾当局有何因应之道?到现在能见到的只有:头一胎或第二胎婴儿,不同地方政府发给补助金、当局正研拟把托育的补贴金额再增加一倍、规画导入小区的公共托育。希望借此解决一部份托育问题。生育奖金和婴儿托育补助工作也实施有年了,根本无法提高台湾的生育率。许多年轻夫妇觉得,这些措施虽不无小补,但仍面临重大的生活压力,收入有限,生男育女的任重道远,有了孩子,却无力保证给他们良好的成长环境、教育,是不称职的父母,干脆就不要孩子了。少子化最根本的问题是年轻世代的收入太低,台湾当局必须以提高普遍民众的收入为首要任务。但执政者对此束手无策,他们曾作过推卸责任的解释:“台湾的低薪来自于全球化的影响,务实作法要让产业升级,并创造内需市场,台湾必须发展在地经济、在地文化,把附加价值提高。但这个调整不能一蹴即就。将台湾人的收入所得除以物价,等于‘实质购买力’。台湾在实质购买力上的排名,是全世界的十几名,比英国还好。”这番话的自我感觉良好:台湾人的收入虽然很低,因为当地物价便宜,实质购买力不错,大家过得挺好,不用担心!正因为此地的薪资太低,许多台湾的菁英人才,纷纷被境外机构以重金礼聘挖走,赚大钱去了。台湾成了为他人的人才培育地。蔡当局继续讲自我安慰的话,解决不了台湾的少子化危机。最令人不解的是:台湾的大学过多,因为少子化现象严重,最近南部或声望不高的许多大专院校,秋季入学的报到率甚低,不少学院正在作合并或退场的安排。可是台湾的“教育部”,还在作“扩充大学” 的各项计划。(马淑静 曾任台湾美商美林证券公司总裁)1509502830000责编:千帆华夏经纬网150950283000011[]{"email":"qianfan@huanqiu.com","name":"千帆"}
作者 马淑静台湾地区的生育率,长年在1.1%上下徘徊,接近全球排名的倒数第一。台湾社会迈向老化的步伐非常快速,依照目前的人口出生率来估计:从高龄化社会;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7%,到高龄社会;有14%老年人口,只需要24年,之后再迈入超高龄社会;20%老年人口,大概只要7年。现在台湾已经进入“高龄化社会”的后期,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约11%以上,在中南部的偏僻地区,老年人的比例更高。台湾从高龄化社会进入高龄社会、 超高龄社会的速度,比欧美先进国家要快的多。台“国发会”推估,到了2061年,全台湾总人口将减少24.2%;547万人,其中幼年和青壮年人口会减少一半,但老年人将增加1.6倍。青壮年人口是现在的一半,他们要负担起两倍于他们的的老人、幼童的生活,担子确实沉重,问题严重。 台湾前“卫生署长”杨志良写了一本书:《台湾大崩坏》,他在书中预言,台湾的年轻人因为低薪、高房价,负担太大因此晚婚,很多人到了三十几岁才结婚。35岁过后想生育的意愿自然降低;更何况养育小孩的费用惊人,更有人索性不婚不育,必然造成这个社会的人口减少。人口少了,各地的房地产随之下跌。杨先生在那本书中的预言一一出现了:现在台湾的房地产买卖低迷不景气,有价无市的情况持续了很久之后,价格一律缓缓下跌。房屋建筑业普遍迟缓,许多正在兴建的住宅大楼,故意不肯按期完工,深怕在房地产低迷的时候,将新建公寓上市兜售,一炮没打响就会一路下滑的赔钱,就在一旁伺机观望。但是短期内,并见不到任何转机。从2002到2016的15年间,台湾的出生率持续下降:2002年出生的婴儿约24.7万,2003年有22.7万,然后就一直在19万到20万间徘徊;2009年甚至降到16.7万。由于台湾的医疗健康保险制度发展得颇为全面,死亡率逐年下降,台湾社会的人口结构,中老人的比率升高,再加上出生率没有增加,整个社会的老化速度自然就快了起来。今后台湾每年满18岁的年轻人平均约18 万人,如果以2009 年出生的那一年来算:到了2027年,18岁的青年只有16.7万,男性仅8.3万;兵役、消防工作、建筑工作、搬运、工厂体力工作—等等,多数由男性来做,到时候肯定面临劳动力不足的问题,是否必须进口大量的男性劳动力来应付?对于这些可以预见,或已经呈现在眼前的“少子化”、快速步入“超高龄社会”的社会问题,台湾当局有何因应之道?到现在能见到的只有:头一胎或第二胎婴儿,不同地方政府发给补助金、当局正研拟把托育的补贴金额再增加一倍、规画导入小区的公共托育。希望借此解决一部份托育问题。生育奖金和婴儿托育补助工作也实施有年了,根本无法提高台湾的生育率。许多年轻夫妇觉得,这些措施虽不无小补,但仍面临重大的生活压力,收入有限,生男育女的任重道远,有了孩子,却无力保证给他们良好的成长环境、教育,是不称职的父母,干脆就不要孩子了。少子化最根本的问题是年轻世代的收入太低,台湾当局必须以提高普遍民众的收入为首要任务。但执政者对此束手无策,他们曾作过推卸责任的解释:“台湾的低薪来自于全球化的影响,务实作法要让产业升级,并创造内需市场,台湾必须发展在地经济、在地文化,把附加价值提高。但这个调整不能一蹴即就。将台湾人的收入所得除以物价,等于‘实质购买力’。台湾在实质购买力上的排名,是全世界的十几名,比英国还好。”这番话的自我感觉良好:台湾人的收入虽然很低,因为当地物价便宜,实质购买力不错,大家过得挺好,不用担心!正因为此地的薪资太低,许多台湾的菁英人才,纷纷被境外机构以重金礼聘挖走,赚大钱去了。台湾成了为他人的人才培育地。蔡当局继续讲自我安慰的话,解决不了台湾的少子化危机。最令人不解的是:台湾的大学过多,因为少子化现象严重,最近南部或声望不高的许多大专院校,秋季入学的报到率甚低,不少学院正在作合并或退场的安排。可是台湾的“教育部”,还在作“扩充大学” 的各项计划。(马淑静 曾任台湾美商美林证券公司总裁)